当前位置:

莫让“培训贷”死灰复燃

来源:红网 作者:袁文良 编辑:吴海刚 2025-09-01 17:31:49
时刻新闻
—分享—

□袁文良

“我的第一份工作,钱不仅没挣到,还反欠了公司13800元贷款。”近日有媒体报道,河南21岁的女生小刘说通过招聘,到一家公司做化妆师助理,“一个月2000元,学会再涨,管吃管住”。没想到去上班后,小刘被告知,需要先交13800元培训,培训完之后月工资能拿到三四千。为此,小刘背上了13800元贷款。

“培训贷”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前些年就有一些不良培训类机构抓住大学生为尽快就业的心理,通过“参加培训可推荐就业”“培训不过可以退费”的话术诱导大学生通过“培训贷”参加求职培训。而当学员发现课程不佳、承诺无法兑现想退费时,对方便以合同推卸责任,甚至直接关门跑路,使借款人面临机构失联、贷款缠身的两难局面。对此,相关部门曾联手开展了专项打击,“培训贷”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现如今,“培训贷”又有死灰复燃之势。个别黑心企业抓住刚走出校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刻意隐瞒贷款事实,以“包吃包住”“提高技能”“增加工资”“学费分期”等诱导刚入职的学生签下参加“岗前培训”协议,结果使不少学生像小刘一样,第一份工作不仅没有挣到一分钱,反而欠企业一笔钱,并背上了利息不低的巨额贷款。为此,相关职能部门还要联起手来,打造多部门协同执法的监管机制,对以各种名义实施的“培训贷”继续高举法律之剑,加大查处打击和依法惩处力度,坚决遏制“培训贷”死灰复燃。

一是教育、人社、工会等部门要在高校毕业生求职季节,结合各类招聘会的组织开展,通过视频播放、材料宣传、案例剖析等形式,增强求职大学生对各种形式“培训贷”陷阱的辨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并对“学费零门槛”“包找工作”“培训完就上岗”等宣传保持警惕,以防陷入“培训贷”陷阱。

二是求职的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合同或入职协议时,要仔细阅读核对相关内容,并就相关的薪酬待遇、岗前培训、晋升前景等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且写入合同,不要相信其口头承诺。如不慎踏入“培训贷”陷阱或遭遇疑似“培训贷”诈骗的,应积极收集留存有关证据,向当地的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投诉报案。

三是各级金融、教育、工会、劳动监察及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手抓源头,加强对网贷平台、小额贷款公司、培训机构以及各类用人单位的日常监管,确保各类培训机构合规经营,金融机构合规发放贷款,用人单位合法用人。对相关机构或单位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高悬法律之剑,果断出击,绝不让“培训贷”死灰复燃。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袁文良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3/83/1524446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