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辉
2024年被很多人称为中国AI落地的元年。形形色色的AI软件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AI应用领域的广泛拓展之下,AI工具不再只是城市精英或高校学生的专属,县域城乡的中老年人也逐渐接受AI的服务。
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前所未有地改变人们的认知、生活和交往方式。除了具体意义上的秩序化、便利化和效率化,在情感维度上,智能技术试图补足现实人际交往的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上下文文本分析,描绘用户画像、匹配个性化态度模式,并通过人工智能的拟人化形塑,不断贴合用户的情感需求,适应人们多元、易变、细腻的情绪情感,与人类建立情感和社交关系。
人们的情感需求始终存在。或是在现实情感中受挫,或是单纯想要寻找新的情感体验,人们在AI身上践行自己的情感理念,数字陪伴成为最便捷的方式。
相比现实情感中的摩擦与考验,AI的拟真性、正向性使其提供的爱与支持更贴合人们的需求。值得肯定的是,人们不愿意放弃体验美好感情的权利。AI迎合了人们对美好关系的天真幻想,让人们获得更多的舒适感。人机交往意味着人与人类最佳情感特质的交流,在其中享受被重视、被偏爱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确定的、不会被厌弃的。
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杜素娟指出,现代生存环境中的结构性问题(如独生子女家庭的成长孤单、学校和社会竞争压力增大等)导致人际情感关系锻炼的缺乏,亲密关系的相处成为空白。对情感需求强烈的人来说,AI提供了人类最佳性格的集合(如温柔、体贴、耐心等),并以情感化的方式满足人们多层次的需求,不断贴合人们的情绪情感。
在数字陪伴中,当用户的社交性指向虚拟人时,算法的贴合性情感提供可能让人产生“数字性情感面壁”。这种无所不在的回应与贴合,会让用户深陷AI塑造的温柔乡。当人们过度沉溺于人工智能生成的情感支持时,可能会束缚自己的手脚和思维,逐渐与现实疏远,最终陷入孤独的寒牢。
我们需要关注用户的反馈,考察拟人化生成式人工智能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当我们从AI身上获得陪伴、沟通、娱乐时,也应思考:AI从我们身上夺走了什么?虚拟程序代码是否能替代现实人际交往,满足情感需求?AI陪伴又可能导致哪些困境?如何适度把控人工智能的开发与使用边界,更好地发挥技术的服务作用?
2024年2月,美国佛罗里达州一名14岁情感障碍少年,在与character.AI聊天机器人长时间对话后开枪自杀,这正警示我们深入思考AI聊天工具的潜在危险性。
作为一种新生事物,AI的兴起并不意味着新业态、新模式可以不受约束。原有主流价值的边界应继续坚守,拓宽的未知领域中的新价值也亟待认真思考。应通过正确规范和引导,让人工智能促进人的发展而非异化,实现向善引导而非向劣诱导。智能技术正在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现实需要,而从开发到使用的全链条,都需要树立明确的行业边界以趋利避害。
来源:红网
作者:王鹏辉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