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男子两次“被报名”参加培训,真的只是操作失误?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子萱 编辑:吴海刚 2025-04-12 18:07:02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李子萱(长沙理工大学)

4月9日,长沙和先生向大皖新闻记者反映,近日他到常德市报名一项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项目,却意外发现审核不通过,系统显示他自2024年以来已有3次有效培训,此次培训无法享受补贴。“其实我只在去年参加过一次。系统里的另外两次培训,我根本就没报名。”(4月11日 大皖新闻)

对此,涉事学校轻飘飘一句“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就想将此事定性,实在难以让人信服。倘若真如涉事学校所言是工作人员操作失误,那这失误未免也太过蹊跷。要知道,录入培训信息并非简单的一键操作,从信息采集、整理、录入到最终审核通过,每个环节都应有相应流程和把关。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不仅要将和先生的自费培训误录为政府补贴培训,还要把焊工工种错写成电工,甚至连培训人员类别都能搞错,如此多环节的连续出错,可能性究竟有多大?这背后是不是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原因,比如工作人员存在主观故意行为,或是学校内部管理混乱,才导致这类失误的出现?

从利益关联角度看,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项目,学校在学员通过考试拿证后,能申请政府专项补贴资金。这就存在一种可能,部分学校为了获取更多补贴,故意多报学员信息,而和先生的“被报名”或许只是冰山一角。类似情况在其他补贴性项目中也有发生,比如一些地方的扶贫补贴、创业补贴申领环节,就曾出现过虚构申领人、虚报申领信息以骗取补贴的现象。若这次仅以操作失误草草了事,无疑是给可能存在的违规操作开了绿灯,难以保证此类事件不会再次发生。

另外,在问题出现后,涉事学校表示不知道如何删除和先生“被报名”的信息,这也进一步暴露出其在信息管理方面的漏洞。在如今数字化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正规培训机构对学员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等操作,本应有成熟的系统和流程。如果连简单的信息更正都无法完成,又怎能让人相信之前所谓的操作失误只是偶然为之,而不是整个信息管理体系混乱的结果?

相关部门绝不能对“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这一说法偏听偏信,应展开深入调查。调查范围不仅要涵盖涉事学校此次事件的具体操作细节,还应扩大到该校其他学员信息、过往培训记录,甚至可对同类培训机构进行抽查,以确定这是否是行业内的普遍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还原事件真相,保障像和先生这样符合条件的学员的权益,维护政府补贴性技能培训项目的公平公正和严肃性 ,真正发挥这类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促进就业的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子萱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56/1486464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