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外卖优惠券狂飙 :别让“福利”异化为“负重”

来源:红网 作者:佘思甜 编辑:汪敏星 2025-05-16 22:01:16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佘思甜(湖南科技学院)

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约谈京东、美团、饿了么等平台企业。相关平台企业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内部管理,合法规范经营,公平有序竞争,共同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切实维护消费者、平台内经营者和外卖骑手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有序发展。(5月13日 央视新闻)

当平台以“满减狂欢”吸引消费者时,这场由优惠券掀起的流量盛宴,正悄然将商家、外卖骑手推入“效率”的深渊——如何在刺激消费与守护劳动者权益间找到平衡点,成为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答题。

对消费者而言,外卖优惠券是实实在在的“省钱密码”。以近期各大平台的补贴大战为例,叠加优惠持续刷屏,原本单价二十余元的餐品,经过多重折扣后甚至以个位数价格成交。这种“肉眼可见”的实惠不仅刺激了大众消费,更催生出颇具规模的“囤货式点单”现象:咖啡奶茶成箱下单、生鲜果蔬批量采购,“薅羊毛”也从个体行为演变为群体消费惯性。

但在这股消费热潮背后,需警惕“价格狂欢”掩盖的行业生态失衡。当平台将优惠力度等同于市场竞争力,将流量增长凌驾于产业链其他环节时,看似双赢的“消费者省钱—平台获客”模式,实则异化为对劳动者权益的隐性挤压。订单量短时间内呈倍数增长,首先打乱的是外卖员原本规划好的配送路线与时间节奏;其次,大量订单集中在优惠力度大的商家,导致出餐速度大幅下降,从而使得外卖员在商家处的等待时间被迫拉长;再者,后续订单的配送时效也将受到严重影响,外卖员还可能因整体配送时长增加而遭到客户差评,进而影响收入和绩效。

平台现行的计费规则可能让骑手陷入“多劳少得”的困境。即便在优惠券活动期间订单量大幅攀升,部分平台的配送费却并未做出相应调整,还将“活动补贴”与“准时率”“零差评”等条件捆绑。外卖员承担着更多工作量,收入却没有得到合理提升,付出与回报失衡。

破局之策需多方发力构建“平台责任化、监管精细化、消费理性化”的协同机制:平台应建立智能动态派单系统,根据订单量、出餐速度和骑手负荷灵活分配任务,促销期同步提高配送单价、设立高峰期补贴,同时联动商家优化出餐流程以减少等待耗时;监管部门需完善骑手劳动权益保障规则,规范平台促销行为,遏制以牺牲劳动者权益为代价的恶性竞争,并建立多部门协同治理机制;消费者则需按需消费、避免盲目下单,对非人为因素导致的配送延迟给予更多理解,以客观评价替代苛责差评。

外卖优惠券的本质,是连接供需的桥梁。当行业告别用补贴制造流量泡沫,转而构建“消费者得实惠、骑手有尊严、商家可持续”的共生生态时,方能实现真正的良性发展。毕竟,衡量一个行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消费者能享受多少实惠,更要看劳动者能获得多少尊严——这才是外卖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优惠券”。

来源:红网

作者:佘思甜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50/149652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