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给钱就过”,办理健康证岂能造假?

来源:红网 作者:罗丽丽 编辑:吴海刚 2025-05-12 21:46:58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罗丽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近日,央视曝光了全国多地医疗机构健康证办理过程中的严重违规行为,漏检关键项目、允许替检代检、跳过身份证核验,甚至有产业链专门制造假证,交钱就能拿证,无疑这一系列的行为导致本该是卫生安全“保护盾”的健康证沦为“走过场”的产物。

不论有无既往病史也能发证,种种逾越公共安全底线的行为,也暴露出了健康证体检流程的严重形式主义。我们的健康应该如何才能得到保障?

这种严重危害公共卫生安全行为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医疗机构职业道德的失守。医疗机构资质审核浮于形式,未严格按照健康证办理的规范流程执行,省步骤,“以次充好”,敷衍办事,给公共卫生埋下了深深的隐患。联合劳务中介参与牟利,形成灰色产业链,提供“代检”服务,为不符合健康标准要求的人顶替体检。这一系列行为都加剧了公共卫生的风险,导致潜在传染病进入我们的餐桌,造成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那个被感染的“不幸儿”,加剧了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长此以往在外安心吃饭却成了大问题。

为何此类问题屡见不鲜?尽管《食品安全法》对健康证办理有明确的要求,但却没有让医疗机构、监管部门以及从业者都真真正正完全执行起来。卫生部门对机构监管的缺失、医疗机构本身的放纵及部分缺乏公共安全意识的从业者将健康证仅视为“应付检查的纸”,让更多人抓住了健康证缺乏全国统一防伪标识这一漏洞,最后造成了健康证变成“假证”。

根治健康证乱象,则需多方共同合作、公众共同参与监督。强化医疗机构责任追责机制,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全国电子健康证管理系统,实名认证,数据实时更新;鼓励公众参与监督、举报违法行为;加大对假证产业链的打击力度。让假证无所遁形,健康证一个“清白之身”。

健康证乱象的形成是多重“不作为”叠加的结果,公共安全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应成为健康防线的“守卫者”,只有以“零容忍”的态度杜绝“假证的出生”,才能让“舌尖上的安全”行稳致远。

来源:红网

作者:罗丽丽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56/1495100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