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宁(华南理工大学)
近日,富士拍立得相纸二手市场价格变动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富士拍立得相纸因为长期以来官方生产量少、极易缺货等因素导致消费者难以抢到原价相纸,只能转向二手市场。但近些年来,二手市场拍立得相纸价格持续高涨,原价72元一盒的相纸现在在二手市场售价高达150元左右。不少消费者都对此表示相纸涨价太过离谱,即将消费不起。(5月13日 九派新闻)
此前,富士公司生产的撕拉片因其稀缺性已经炒卖到三四百块一张,不少明星的拍摄、分享更是带动起一股争拍撕拉片的风潮。而如今,一盒普通的相纸因为黄牛的介入同样卷入溢价的风波,一上即空的官方链接、二手市场上的翻倍售价,这场肆意倒卖、投机经济的闹剧应当划上一个终止符。
相纸作为一种工业制品,原本只是一个定格美好瞬间、留住感人时刻的载体,人们所真正追求的也并非是这薄薄一盒商品,而是按下快门时未知成相的喜悦、实物传递出的情感温度。但现在,黄牛对准拍立得相纸,将稀缺性当做筹码,把记录生活的工具扭曲异化成了“投资品”。这使得消费者被迫在“溢价购买”和“放弃拥有”间二选一,150元一张的相纸就这样竖起了一道高高的壁垒,将普通人挡在围墙之外。
黄牛这种人为制造购买难题,挤占消费者权益的投机行为,不仅仅是对商业伦理的违背,更暴露了将他人需求视作“韭菜”的扭曲价值观。此外,二手交易平台的定价乱象,亦折射出相关监管的缺位与平台规则限制的不足,其对溢价订单审核的缺漏,让黄牛成功钻了空子,成为这场溢价闹剧的隐形推手。二手平台本是为买卖双方提供自由交易的场所,但却并非毫无原则的“法外之地”。倘若相关部门与平台不严加限制、审核,当消费者被迫接受翻倍价格成为常态,合理的定价将会成为异类,最终导致整个市场价格认知体系的受损。
破解黄牛倒卖相纸的困局,需要多方合力,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品牌方应当正视产能问题,通过实名限购等措施压缩黄牛囤积货物的空间;平台需加强审核监督,识别介入异常定价订单;监管部门则需对二手平台划定价格干预红线,对明显溢价、投机行为采取强制措施;而消费者亦需要用坚定的态度不向明显溢价产品妥协,避免助长黄牛气焰、加速恶性循环。
富士相纸的倒卖乱象是一面照向当代消费社会的镜子。唯有让相纸重新回归平凡载体的身份,让投机者无利可图,让规则守护公平红线,方能让消费者重获尊严,让记录、定格生活不再被金钱拔高门槛。
来源:红网
作者:李思宁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