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昀(黑龙江大学)
近日,“00后”旅拍摄影师小袁表示,自己在昆明滇池边的海晏村拍摄时,被景区管理人员强行抢走笔记本电脑进行驱赶。小袁说,“我们是事后才知道他们不让商拍,但村子里并没有相关的公告。”(5月15日 大象新闻)
近年来,旅行商拍已经成为旅游业中单独的一个市场,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景点商拍的火爆如同一把双刃剑,在为部分游客和商家带来新体验、新商机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其负面影响已逐渐显现,亟待加以规范和引导。
游客在旅行中拍照留念本是一种记录美好回忆的方式,但部分商拍行为却偏离了这一单纯目的。一些游客为了拍摄一组精美的写真,会在景点长时间占据有利位置,甚至不顾周围游客的正常通行需求,摆出各种姿势反复拍摄,导致景点局部区域出现拥堵现象。每到节假日,总有一些商拍团队带着大量道具和设备,将部分区域围得水泄不通,普通游客想要拍照留念都变得困难重重,严重影响了其他游客的正常参观游览体验。
景区作为公共游览空间,其核心职能是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参观环境和优质的游览服务。然而,当前一些景区对商拍管理的缺位,使得商拍逐渐泛滥,甚至有喧宾夺主之势。部分景区在利益驱动下,盲目追求商拍带来的经济收益,对商拍活动大开绿灯,却未充分考虑到对普通游客的影响。某些景区在节假日游客高峰期,依然允许大量商拍团队进入,结果导致景区内人满为患,游客怨声载道。
景区方面应明确自身的职责与定位,对商拍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既要尊重游客的拍摄需求,也要保障景区的整体秩序与环境不受破坏。故宫博物院、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场所相继叫停商业性拍摄,这一方面是出于保护景区内古建文物、自然风光的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证其他游客良好的旅行体验。景区管理方应制定明确的商拍规则,如限定商拍的时间、地点、人数规模,严格审批流程,加强对商拍过程的监督。同时,在执法过程中,应注重方式方法,避免简单粗暴,做到既维护规则,又体现人文关怀。
对于从事商拍服务的商家来说,在景区内开展商业拍摄活动必须遵循景区的规章制度,主动配合景区管理,这是基本的职业操守。商家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公共游览秩序的维护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商家在接单时,就有责任和义务向顾客说明景区的商拍规定,引导顾客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拍摄。在实际拍摄中,商家应合理安排拍摄时间和路线,尽量避开游客高峰时段和热门景点,选择相对空旷的区域进行拍摄,以减少对其他游客的影响。同时,商家也应加强对道具和设备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可靠,不给景区环境和其他游客带来安全隐患。
景点商拍乱象的整治,需要游客、景区、商家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在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的同时,维护好景区这一公共资源的秩序与环境,让每一方都能在合理的边界内享受旅行的美好。
来源:红网
作者:李松昀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