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地仅为5.5万平方米;在6个教学楼层间设有51个教室,七成以上只能容纳16到20人;桌椅都安上了轮子,可根据课堂需要随时改变教室布局……这就是上海纽约大学给人的第一印象。这所“垂直大学”以另类的姿态博来了公众的眼球,也颠覆了大家固有观念中传统的大学印象。如果说国内占地之广的高校是“躺着”教学的,那么这所“垂直大学”顶多只能算得上“站着”教学,其规模看上去的确有点儿寒碜,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然而在笔者看来,大学之小,小得其所,这所“最小大学”的问世,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与意义。
不容否认,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与普及化,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能够有幸走进大学的象牙塔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礼。国内教育模式下的条条框框,确实调教出了很多国际学术大奖得主,但也丢失了不少东西,比如质疑精神、思辨能力、动手能力、自主性等等。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课堂上基本上都是一名教师和一大帮学生,没有大声的辩论,也没有激烈的各抒己见,更多的还是教与授的“一对多”教育模式和灌输式、鞭策式、尖子式的课堂教育。如此教育模式下培育出的学子,自然是多了些老气横秋与中规中矩,少了些质疑精神与个性的张扬,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
而“最小大学”之所以倍受推崇与青睐,自然有其科学性与先进性可言。一方面,相较于国内普遍的师生比1∶16或1∶20,“最小大学”1∶8的师生比配置当然更为优化。同时,极力组建一支国际一流师资队伍,几乎全员聘请外教,在来沪授课的纽约大学教授中,不乏多位国家级院士,为本科生授课。这不仅打破了国内高校聘请院士只为装点门面的功利化教育怪圈,更有利于将毕生科研成果投诸于实践、投诸于教学,在学生中涤荡出思想的火花,引发鲶鱼效应,用著名学者胡适的话说,毕生科研成果将“永远有利息在人间”。如此雄厚的师资配置,让众多有志青年如何不神往?
另一方面,与“尖子式”高校招生理念不同的是,“最小大学”不是一味选尖,也非单纯掐尖,而是极力寻找适合本校气质的“小生源”。具体说来,就是寻找适应国际大都市竞争环境、向往走向世界、渴求新知识、勇于挑战新事物、学习成绩优异的高中毕业生。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当然要属被放在最后一位的“成绩”项目。这与国内高校普遍的“成绩英雄论”截然相反,在“最小大学”,成绩仅具有参考价值。如果说,“最小大学”的招生标准,是对国内应试教育的有效抨击,也未尝不可。毕竟,应试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高分低能儿”并不鲜见。
说到底,“最小大学”,小得其所。“最小大学”的问世,不单是教育之幸,是吹醒国内教育模式这一池春水的清风,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与意义,有望扭转“以成绩论英雄”的应试教育指挥棒。大学之大,不在于占地广、生源巨、规模大,大学之大,也非大楼之大,而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大师们。公众乐见教育大众化后的小众化试验在国内高校圈推广复制开去,也期待中国逐步由高教大国向高教强国迈步。
文/杨兰
来源:红网
作者:杨兰
编辑:夏熊飞 实习生 肖博峰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