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起,中央便对从地方上推选出来的2000多名劳模和900多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5天的公示。这种做法,从2000年始。既然要接受全社会的监督,那就可能充满变数。比如,在2000年的首次公示后,就有4名人选被调整。之后,每年也都有因群众举报的原因被刷下来的“候选劳模”。(4月30日海外网)
今年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是继1979年后,时隔36年国家再一次重现最高规格的表彰,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成为时代最强音。但是在表彰2000多名劳模和900多名先进工作者的背后,是严严实实的“准入门槛”和层层把关、层层筛选的审核机制。据海外网报道,在名单上报前夕,工作人员再一次进行了彻底的“摸排”,删掉了18个“不合格”的人员名单。笔者认为,删掉和调整人员名单,既是对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这个群体负责,同时也是对全国劳动人民的尊重。
劳动模范是国家对劳动人民至高无上的荣誉奖励,这一荣誉不单体现在国家对劳动者的贡献认可,同时是保障受奖者退休工资、养老和医疗等方面的切身利益,因此,毫无疑问竞争激烈。既要具备客观条件,同时也要赢得民心。在名利双收的诱惑之下,一些地方因为把关不严,“带病”推荐,甚至专推领导干部。为了切实维护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这一至上荣耀,体现劳动者的模范作用和先进作用,刷掉“不合格”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充分体现出了对全国劳动人民的尊重。
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入攻坚期,拿什么来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靠什么来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我们的底气何在?笔者认为,这些问题无一都指向了我们的劳动人民。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砌成的,人民的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来自于伟大的人民”,如果没有劳动人民辛勤付出和伟大创造,中国既不能前进,也看不到未来。广大劳动者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脊梁,才是托举中国梦的实践者。
2000多名劳模和900多名先进工作者是中国十几亿劳动人民的先进代表,他们之所以能够代表我国十几亿劳动人民,因为他们的付出也是全国劳动者的付出,他们的贡献也是全国劳动者的贡献。笔者认为,此次国家高规格的表彰重点在于重塑社会对劳动的认识,重新定义劳动者在国家发展建设中的意义。因此,劳模和先进工作者来不得半点“水分”,必须实打实,能够切实起到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因为这不仅仅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也是对劳动的尊崇。
文/李丁乔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丁乔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