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报道不能违反人性违背常识

来源:红网 作者:胡文江 编辑:刘艳秋 2016-02-27 00:15:12
时刻新闻
—分享—
  父亲濒死儿子却用低保金“行乐痛快”、农妇组团“约炮”、媳妇骂婆婆“老不死的东西”、低保夫妇不顾儿子常年酣战牌桌……春节期间,一篇题为《春节纪事: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的文章转发。文章引起社会关注后,小东沟村党支部书记程显英与高胜科通过电话,高胜科承认“我这个春节没回去”,这篇文章“时间、人物、地点都是虚构的”。(2月25日新华社)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财经》杂志社公号平台循着这条屡试不爽的所谓“新闻传播定律”,为搏眼球、吸粉丝不惜刊发虚假新闻,一个媒体人的假期“作业”变成涉嫌虚构的新闻报道,一个原本隐藏文中的低俗细节,成为轰动网络的文章标题……给当地村民带来严重困扰,抹黑了农村形象,搅浑了网络舆论,让该杂志的公信力严重受损,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媒体的浮躁。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姑娘逃离江西农村”“霸气媳妇回农村掀翻桌子”“东北村庄农妇组团‘约炮’”等文章流传广泛,媒体和网民热议。然而,有关部门、媒体和网民的调查发现,这三篇文章都是虚构之作,属于虚假信息。盲目追求眼球经济和轰动效应的网文虽则能够抓人眼球,甚至能够在网上引起轰动效应和海量转载,可诸如新闻要素不准确、新闻材料不真实、新闻结论经不起推敲,以及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等明显违反人性、违背常识和基本新闻操作规程的做法却难逃专业人士的眼睛。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舆论工作应该“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虚假新闻、不实报道等各种炒作、翻转所形成的网络狂欢,撕裂的是公众的事实认知,损害的是社会的公序良俗,搞乱的是起码的价值判断。这种未经核实便公然刊发、转载的媒体行为明显违反了国家《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等规定,明显违背新闻职业道德“七条底线”要求,明显背离了新闻舆论工作的党性原则和正确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调研,多接地气”,要“客观、真实、生动报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因此,从新闻记者、编辑,到媒体把关人,必须见不贤而内自省、亡羊补牢、吸取教训,要严把政治方向、坚持党性原则、恪守新闻纪律,不断增强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切实做到对党的全局工作负责,对人民的合法权益负责,对新闻受众的知情权负责,对媒体自身的公信力负责,坚决杜绝那些违反人性、违背常识的虚假报道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发、转载和传播。
  
  文/胡文江

来源:红网

作者:胡文江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6/02/27/391957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