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妨用分数倒逼素质教育的提高

来源:红网 作者:魏青 编辑:易木 2013-07-01 00:01:11
时刻新闻
—分享—
  教育部最近下发《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指出今后将改变“学生看成绩,学校看升学率”的传统评价标准。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包括学生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等5方面20个关键指标。据悉,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将根据教育部的意见,制定广西的“地方版”意见。(6月30日《南国早报》)
  
  在应试教育体制不变的前提下,中小学教育要改变“唯分数和升学率论”的窘态,绝非易事,但也不是没有变通之策,西安市正式在中考中引入综合素质评判并专设考试科目的做法值得《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意见》的“地方版”借鉴、尝试和推广。
  
  从今年开始,西安市正式在中考中引入综合素质评判并专设考试科目,实行统一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成绩将以50%记入中考总成绩。重点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水平和人文素养这三方面的素质,考题全部来源于日常生活、学习实践等方面的经验能力积累。试卷评分标准,除客观题有固定答案外,主观题只列出了答案示例和得分要点,并无标准答案。
  
  在中考中引入综合素质评判并专设考试科目,以50%记入中考总成绩,这在全国恐怕也是首例,这个“螃蟹”吃得好,体现了对中学生做人和成人的重视,体现了对中小学生人文精神和心灵的关注,更体现了对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视,其对中学生健康成长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值得憧憬和期待。
  
  但是,在中小学生、家长和学校唯成绩论的今天,要改变中小学生的情商低下的毛病谈何容易,而现在,正式在中考中引入综合素质评判并专设考试科目,实行统一闭卷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成绩将以50%记入中考总成绩,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渴望固化到试卷上,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落实到更为人看重的“分数”上,“倒逼”素质教育的开展。无疑找到了一条比较合适的新途径。
  
  社会需要人才,但是更需要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中小学生渴望成才,家长需要孩子更懂事、更感恩和更有思想,从教育规律上来说,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个人习惯和人格品德丰富、积累、养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因地制宜,科学的通过考试来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引导社会、学校、家庭、中小学生更新教育和成才观念,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好人才。
  
  由此笔者想到,既然在中考中可以引入综合素质评判并专设考试科目,实行统一闭卷考试,记入中考总成绩,那么,为何不能在高考中也引入综合素质评判并专设考试科目呢,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固然很关键和重要,但是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样不能忽视,而且关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更显得紧迫和成熟,在踏入社会工作之前,收获一个完美的综合素质,不仅是大学生做人的福祉,也是成就事业的福祉和资本。
  
  文/魏青

来源:红网

作者:魏青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01/305965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