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连坐”式教育为何会引起热议?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瑶 编辑:叶鹏 2013-07-13 00:04:09
时刻新闻
—分享—
  12岁的小学生因犯错被罚站,烈日下,代课老师陪他一同在操场接受处罚。昨日,远在安徽支教的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通过“连坐”这一教育方式,让学生知错。是体罚,还是心灵教育?一时间,网上议论纷纷。该校学生团队负责人说:“代课老师这样做,只是为了让学生明白自己犯了错,很可能会伤害到他人。”(7月12日光明网)
  
  在此事件中,人们对“连坐”教育方式的质疑并非没有根据。不管是国家教委在1997年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还是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都明确指出教师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屡见报端的教师变相体罚学生的报道,也使得公民更加坚信自己对“连坐”教育方式的质疑。
  
  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不断犯错并改正的过程。教师在对犯了错的学生进行教育时常会引发人们的议论甚至谴责,这主要是因为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概念已经日渐模糊,教师所采用的教育方式稍有不当,便会被扣上“师德底下”的帽子。但教育本身具有系统性,师生地位的互换性、教育环境的多变性和教育问题的突发性使得人们不能简单的以是否是体罚来判断这一教育方式的有效性。
  
  首先,“连坐”式教育符合了教育的一般规律。在教育犯错的学生时,教师所能采用的方法有很多钟,既可以用爱的力量来感化,也可以略施惩罚来让学生悔改,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教师所应采取的方式自然也不相同。但以往的惩罚教育多是教师施罚、学生受罚,并没有考虑到师生之间的平等性,也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而教师同学生“连坐”受罚,不但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性,也以教师的身体力行告诫犯错的学生一个道理:自己的错误很可能也会让别人跟着受罚。
  
  其次,因材施教是教育的基本理念。针对不同类型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式会有所不同,这是有每个孩子的天性决定的,也是教育过程中所倡导的。教师不能用体罚乃至变形体罚的方式损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及自尊,但这并不等于说教师对犯了错的学生就束手无策,打不得也骂不得。笔者以为,惩罚在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惩罚并不等同与体罚。通过惩罚,学生可以很快意识到自身的错误,从而树立了改正的决心。但在实施惩罚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类似于体罚的做法出现,如果教师正常的惩罚或是基于学生所犯错误的严重程度而做出的较重惩罚都要被公民指责的话,那么这很可能会限制教师的权利,也有违教育的基本理念。
  
  再者,多给孩子一些吃苦的机会总是好的。此事件引起热议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事老师是让学生在烈日下罚站的,这多少会让人认成是教师在体罚学生。但不可否认的是,当下的孩子受到的爱的教育远比惩罚教育要多,家长的溺爱加上社会施加给教师的压力,使得学生们在犯了错之后也依然不会得到相应的惩罚。长此以往,孩子必定会因爱的泛滥而出现众多问题,家长和社会对于教育的苛刻要求则是首要原因。而当孩子真正出现问题时,无论责怪谁,都为时已晚了。
  
  对教育多一些包容,给孩子多一些承受挫折和苦难的锻炼机会,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会是有益无害的。
  
  文/王瑶

来源:红网

作者:王瑶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13/30751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