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是很多人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然而一路飙升的房价令囊中羞涩的普通老百姓只能望楼兴叹。公众在思考房价高涨原因时,大多把矛头指向地方官员的政绩观、开发商的利益图谋和购房者的被逼无奈。其实,在畸高的房价中,有一个重要的成本往往被大家忽视,那就是腐败成本。近年来一批高官先后落马,已经为房地产业的腐败成本做了生动的注解。
暴利的房地产行业不但养活了无数地产富豪,更养活了不少贪官。贪官多与房地产有关,既是因为行贿者投资小而受益大,所以疯狂拉拢腐蚀掌权的官员;也是因为近年来城市大拆大建给了一些掌权者不少受贿的机会——贪官在房地产领域不但受贿的机会多,而且受贿的花样多,如金钱、房子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高官经常与大款、老板打交道,为寻求高官的帮助,一些大款、老板一掷千金,不惜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地送给高官好处,一旦经受不住这样的考验,就会走向犯罪深渊,高官就成了开发商的牺牲品。“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和财富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体现”等错误观念腐蚀了高官们的思想和灵魂。接连不断的金钱诱惑导致手中的权力失控,成为落马高官们的共同特征。
土地资源、房地产等背后的巨大利益,让各种权力交织其中,更让监督环节形同虚设。由于土地供给权由各级政府所辖的国土部门所垄断,而部门权力又集中在主要官员手中,这种既不透明,又难以受到监督的公共权力为寻租留下了余地。“有公章之处,就有滋生灰色成本的可能。”房地产是管制最严、与政府关系最为密切的行业,无论是卖地的官员,还是融资的银行以及审批的部门,贪腐势力都有机会层层伸手。房地产业也因此成为我国当前社会中最能展现权钱交换关系的典型领域,官员的腐败与开发商的暴利,如同魑魅魍魉一样沆瀣一气。
腐败现象屡禁不止,根子还在权力失控,只有通过有效的手段实现对权力的监督,才能杜绝腐败现象。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最大限度减少国土官员腐败的机会,同时,通过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让腐败国土官员伸手必被抓。保护好官员,莫让高官都成了开发商们的“牺牲品”。
文/宿田翁
来源:红网
作者:宿田翁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