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预防村官贪腐,还需用好惩治的“撒手锏”

来源:红网 作者:邓群英 编辑:易木 2013-07-22 00:01:59
时刻新闻
—分享—
  村官涉贪,县乡两级先后组织调查组查贪,调查持续九年未有圆满结果。村民却渐渐觉察到,原来调查组也涉嫌贪占村集体财产。这样的怪事出现在黑龙江省集贤县。(7月21日中国新闻网)
  
  集贤县永安乡青春村是当地政府眼中的“矛盾复杂村”,自2004年起至今,该村陆续有村民举报村官贪占村集体财产。当地县乡两级也先后多次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然而调查组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矛盾,却成为村集体矛盾的一部分。
  
  当前,在村官腐败案中,村官们相互勾结、共同作案的情形屡见不鲜。在不少地方,腐败村官富得流油,集体却一贫如洗。这直接侵害了农民的切身利益,阻碍了集体经济的发展。
  
  而此次青春村则情况更为严重,不仅村官贪腐,甚至连调查组也被贪腐的村官们卷入其中,成为隐瞒贪腐、助涨贪腐的一份子。这不得不说是一大“怪事”。诸如:“查账车工、拉专案组成员调查”、“配合办案路费补助工资款”等不符合常理的办案支出,便是贪腐村官们贿赂调查组的最好证明。
  
  虽然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已经搞了好多年,各地也出现了许多好的做法,如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公开,村里重大项目或开支由村民理财小组商量讨论,村级财务实行“双代管”等,但有些地方或单位只是走过场、搞形式,根本没有落到实处,从而导致了“公开”二字成为空谈。
  
  村干部本应为农民的“带头人”,但永安乡青春村的村干部们却忘记了自己的本职,被眼前利益所诱惑,逐渐蜕变为农民身上的“寄生虫”,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形象。而调查组本来肩负着披露事实的重任,却一同陷入贪腐的泥潭,践踏了上级的信任,也失去了群众支持。
  
  笔者认为,要从源头上预防村干部的贪腐行为,除了要从制度上、体制上加强建设,提高村干部整体素质外,还需使出惩治的“撒手锏”,进一步加强村干部职务犯罪打击力度,使村干部对职务犯罪真正达到不敢想、不敢碰、不敢动,从而将清正廉洁的领头羊还给农村,将发展致富的带头人还给农民。
  
  文/邓群英

来源:红网

作者:邓群英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7/22/308460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