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共决策不能仅靠官员下基层

来源:红网 作者:杨兴东 编辑:叶鹏 2013-08-15 23:20:29
时刻新闻
—分享—
  今夏高温天,市民乘坐没有空调的公交车可谓是备受煎熬。8月13日下午,苏州市交通局局长邵建林就亲身体验了一把“蒸笼车”—没有空调的108路,体验之后,邵建林局长承诺将尽快将非空调车换掉。据了解,苏州目前共有非空调车725辆,按目标要求,到2014年夏季,苏州所有非空调公交车将全部“下岗”,取而代之的是舒适凉爽的空调公交车。(8月15日《扬子晚报》)
  
  官员需要空调出行,民众也同样需要。炎炎夏日,高温令人难以忍受,甚至让人昏厥。公交作为一种普惠性的交通工具,政府在规划之时,就应注重既保证人们的出行需求,又保证其出行质量。单维度思考问题,虽解决了民众对公交的需求,但终损害了民众的身体健康,难令人感受到政府“执政为民”的民本情怀。
  
  然而,这样的道理说起来容易,但官员如果坐在办公室里,一时半会却难以想到。又或者,个别官员想到了,也恐怕难以赢得其他官员的支持并形成决策。毕竟,夏日的炙烤和办公、出行都享受空调的官员和民众始终隔着一层清凉的幕布。
  
  在这块幕布之下,官员们又怎能体会高温下,坐“蒸笼车”人们的疾苦?而另一方面,政府规划公交,本是基于民生的考虑,但若因为决策不接地气,而导致规划与实际相悖,从而让民众感受不到应有的幸福,岂非“南辕北辙”?
  
  因而,苏州局长亲身体验“蒸笼车”,就是从公共决策如何更加贴近民众的角度出发,试图对先前的公交决策进行纠偏和补课。尽管,他中途就下了车。不过,其深入民间的态度,已经开了个好头。“明年这个时候就是空调车”,局长事后的表态说明官员的民间体验,能影响到公共决策并反过来惠及民生。
  
  不过,官员的这种体验式互动虽然令人叫好,但由于极具偶然性并不能成为类似事情解决的标杆。从新闻中来看,苏州局长愿意去亲身体验,系在电视上应市民之邀。而如果没有电视节目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合,局长又是否愿意接受市民的邀请?
  
  贴近民众的公共决策不能仅靠官员下基层。毕竟官员们不可能天天下基层,亦不可能次次乐于下基层。比之偶发性的下基层外,包括局长在内的当地政府还应思考如何拓宽民意通往政府的渠道,使官员们即使高坐衙斋,也能闻听“民间疾苦声”,从而让公共决策走出闭门造车的窠臼,接受民意的考验。唯如此,包括公交在内的等民生决策,才能赢来民众的“叫好又叫座”。
  
  文/杨兴东

来源:红网

作者:杨兴东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3/08/16/311426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