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有机统一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物质文明程度越高,精神文明也应与之相适应。建设精神家园就是让精神文明“安家落户”,深深的扎根各自不同的“家中”。徐守盛“建设精神家园广泛凝聚正能量”有着不同的含义。
建设精神家园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精神文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想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是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体现在讲诚信,守信诺,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此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融洽,社会更为和谐;而科学文化素质,本身也是一种生产力,对物质生产的发展起着促进的作用。建设精神家园为物质文明的提升提供强大动力和智力支持,无疑有利于打造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建设精神家园换言之也是促进物质文明,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的必须。
建设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精神家园”有大有小,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精神家园,由一个个小家园汇集成一个个大家园,从而实现总体精神家园的强大。因而,建设精神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见义勇义,助人为乐、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的道德风向,尤其是要坚守信念,把个人的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强大的正能量,共同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建设精神家园不能满足于现状。最近这些年,湖南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精神家园的建设也登上了新的台阶,如: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社区组建“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孟繁英倾心打造的“孟妈妈青少年保护家园”一对一帮扶失足青少年,走访了上千户家庭,接访上万人次,帮扶了近2000名特殊群体青少年;等等,但是还存在诚信缺失,见利忘义等等问题,因而,建设精神家园的任务仍然繁重,仍需进一步的提升。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新的形势下,要建设“两型四化”社会,实现新的目标,更应加快建设精神家园步伐,徐守盛强调“建设精神家园广泛凝聚正能量”寓意在于:站在新的起点,扩大视野,把精神家园建设抓紧抓实,让主流声音更为响亮,用正能量去影响人,教育人,以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夺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
文/湘之水
来源:红网
作者:湘之水
编辑:叶鹏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