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大剧院从当初的“公众开放日”升级成为“公众开放日艺术节”,不仅是内容和形式的变化,也不仅是规模的简单扩大,更是一种拉近艺术和受众距离的躬身之举,让更多艺术家和受众零距离接触,让受众感受到的不仅是艺术阳春白雪的高雅,更感受到了艺术因为贴近性产生的随和和亲民之美。
艺术只有和受众常互动,才有艺术的民间滋润;艺术家只有和受众常互动,才能让受众更了解和理解艺术家,也才能产生艺术的人缘;剧院只有常和受众互动,才能培养观众,产生艺术票房;可惜的是,艺术家和剧院由于各自肩负的艺术责任和任务所限制,和受众互动的机会很少,这在一定的程度上消弱了艺术的民间渗透力,也影响了受众对于艺术的民间认同感和感同身受。
作为国家大剧院,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高级别、高质量和高规格的演出来实现商业演出效益,既符合国家大剧院的市场定位,也满足了高端人群的艺术欣赏需求,但是国家大剧院同样担当着普及艺术和培养观众艺术素养的重任,而普及艺术和培养观众不能简单通过商业演出一条腿走路,更应该寻找更多的机会灵活设立形式多样的“公众开放日”,这样的开放日越多,高雅艺术就越有影响力和生命力。
开放日里,国家大剧院,在水下廊道、在橄榄厅、在公共大厅、在咖啡厅甚至在环廊,一场场打破“舞台”概念的小型歌剧、音乐会、戏曲表演,都引得旅客驻足观看,大剧院的每一处都是小型舞台,隆重热烈的艺术气氛彷如过年,但是每年仅仅有这热闹的一天,不禁令人惋惜和不过瘾,如果这些打破“舞台”概念的艺术,平时就能够出现在街道,社区,机关,企业,广场,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等等公共场所,让更多的受众能够很容易,很方便和很随意地亲近艺术,这样的艺术情境,多么美好,多么和谐,多么温馨,艺术怎么会因为不接地气而高高在上?
艺术家和观众围坐在一起唠嗑;就艺术等话题进行交流;到处能看到孩子们兴奋穿梭的身影,一到讲座和演出结束,艺术家就被观众们团团围住,观众问这问那,正因为平时难得一见艺术家,所以才有了唠不完的嗑,交不完的流,说不完的话,如果艺术家和受众的交流变得很方便,很畅通和很容易,也许团团围住才能变成宠辱不惊的从容。
国家大剧院一天的“公众开放日艺术节”,成了观众们艺术的“狂欢”之地,国家大剧院也迎来了“晴朗的一天”,艺术家的别样风采真是让观众大开眼界,但是,艺术的普及与教育,更需要日常的“慢热”而不是一天的“狂欢”,功夫更在“公众开放日艺术节”外,国家大剧院“开放”不该仅有“晴朗的一天”,我们更需要晴朗的很多天。
“公众开放日艺术节”这一形式让大众关注、喜欢上高雅艺术,提高他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大剧院为音乐普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这种让最普通的观众与艺术家和音乐零距离接触,很容易让大家发现音乐之美,这种公益做法特别好,但是时间太短,意犹未尽,也容易“撑着”,更需要细水长流,常态化交流。
国家大剧院“公众开放日艺术节”不只是大剧院的节日,更是高雅艺术的节日。歌剧、交响、民乐、钢琴、舞蹈、话剧、京剧在剧院各处上演,好戏连台,但愿国家大剧院让艺术家和受众唠嗑常态化,艺术普及,功夫更在艺术节外。
文/魏青
来源:红网
作者:魏青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