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的钱垒成了2米多长的“钱墙”,村民数钱数到手都软了,这分红场面虽然有些“土豪”,但太刺激了!难怪羡煞网友:跪求入户。我们为分红的村民们高兴。
平心而论,并不是所有的农村都有这种喜庆事,在一些农村,村民经济拮据,生活贫寒,挣扎在生存线上,年轻人不得不外出打工,村里只有老人、妇女和孩子,土地撂荒,以致于人们感叹:将来农村的地谁来种?不言而喻,当地的基层干部对此难辞其咎。更令人气愤的是,在这样的地方,村民贫困,一些干部居然肥头大耳,怎能不令贫困的村民寒心?
相比于这样的农村,建设村的村民们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了一位好支部书记金洪元。近几年来,在村支部书记金洪元的带领下,建设村探索出“农户+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新模式,进行土地、产业和资金的复合性流转。2010年,成立了农旺合作社,进行合法的土地流转,实行土地入股、资金入股、贷款入股,有340余户村民入了股。3年时间,合作社就创造了良好的效益。村民入股后,不参与管理,不论合作社盈亏,保证年底分红。
建设村的分红甚至让一些企业相形见绌。1月15日,光明网记者通过网络调查和随机采访的形式,对十堰人年终奖进行了盘点:参与调查者中,有年终奖或双薪的占到31.58%,没有年终奖和不清楚有没有的均占15.79%,表示年终奖发的太少的占13.16%。30余位不同行业的市民中,有人拿到了劣质酒、羊、餐巾纸等奇葩年终奖。还有比较凄惨的,他们过年啥也没拿到,还要继续加班,有的甚至领不到最后一个月工资。
在人们的印象中,要想富,就得离开农村到城里淘金。建设村分红的事实说明:在农村也能淘到金,农民富不富,关键看干部。这样的干部须是心里揣着村民、带领村民奔小康的带头人,须是具有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熟悉土地流转新模式的强人,德才兼备,才能带领村民共同富裕,享受到农村发展的成果。
需要进一步看到的是,农村是国内发展的“短板”,农村的突出问题是农民未富问题,这是国内发展的掣肘。一旦解决了农民的富裕问题,农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也将迎刃而解,也将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国内的改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需要更多的支部书记金洪元,需要更多的建设村,他们具有耐人寻味的示范意义。
文/于文军
来源:红网
作者:于文军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