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公务员分类改革的初心不能忘

来源:红网 作者:诸葛凉 编辑:艾伦 2014-03-27 00:03:45
时刻新闻
—分享—
  相关部门知情人士昨天向记者透露,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行政执法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和《专业技术类公务员管理暂行办法》,这将成为我国公务员分类改革的重要指导文件。该知情人士表示,这项关乎全国700多万名公务员切身利益的改革,或将于今年年内实施。新政一旦实施,公务员挤破头也要争当领导的局面将得以改善。具体而言,基层公务员即使当不上处级领导,也有可能享受处级干部的待遇。(3月26日《京华时报》)
  
  现有公务员管理是“大一统”“大锅饭”模式,“考核一根尺,升迁一把梯”。这也造成公务员发展空间狭隘,物质和身心双线“告急”,甚至蔓延到工作状态和作风上,衍生出很多负面问题。施行分类改革,“公务员职业规划由‘独木桥’变为‘多车道’,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执法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压职压级问题”,这确实是惠及公务员的好事。
  
  有奔头才有动力。实施分类改革,公务员就不必千军万马挤行政职务的独木桥,在获得均等、公平的职业发展机会同时,又保障了薪酬待遇,身心和生活上都没了束缚和顾虑,也能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性投入工作,公共管理和服务水平自然会“水涨船高”。不过,这些都是一厢情愿。从目前所得信息看,分类改革更像是假道提高公务员的待遇和福利。
  
  公务员分类改革的目的是什么?的确,公务员也是人,要生活,要讲待遇,提高待遇本来就不是个问题,问题是薪水是否是其付出的真实反映?分类改革就是为了改变当前公务员管理弊端,通过关注职业发展和薪酬待遇,激发公务员的工作动力和热情,从而提高管理效能、改进公共服务。也就是说,公务员分类改革惠及公务员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惠及百姓。
  
  然而,纵观当前各方信息,聚焦都在改革惠及公务员层面,对于是否惠及百姓,鲜少提起。这是片面的、危险的,既违背改革的初衷,也有悖群众的期望。改革提高工资待遇只是手段,并非目的,如何充分发挥其激励作用,清除“庸、懒、散”等积弊,改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状,从而最大限度地惠及百姓,需要关注、探讨的空间更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公务员加薪、晋级的门可以敞开着,但务必注重绩效,体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让位的原则。通过科学化、精细化的考核、奖励和惩戒,让流汗者不流泪,让干事者占据更多的际遇和薪酬,而非加薪版的“大锅饭”。只有如此,干事者才更有职业和人生价值感,才更愿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实现公务员和百姓的互惠双赢。
  
  公务员分类改革既要改善“挤破头也要争当领导”的局面,惠及公务员,也要谨防“退休人员大比例享副处待遇”的投机心理,赖位懒政,真正激发公务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实现改革的初衷和目的:惠及于民。
  
  文/诸葛凉

来源:红网

作者:诸葛凉

编辑:艾伦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03/27/330787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