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领导干部“家里人”、“身边人”频频出事早就不是新闻,更成为当前违法乱纪、腐败犯罪的一个显著特征。有的“拉虎皮、扯大旗”,越位插手、干预领导干部的工作;有的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拉关系、走后门,办私事、谋私利”。正如此这名“政法委副书记亲戚殴打医生”的事件中,为了给老母亲看病就想不排队,优先就医,这是一种典型的特权思想在作祟。看病就医众生平等,大家都在排队就医,不可能因为是领导干部的亲属,就可以搞优先、搞特殊。
古语云: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些领导干部的“身边人”总是喜欢打着领导干部的旗号,瞒天过海、欺上骗下,为满足一己之私欲而不惜“寻租”领导手中的权力,大搞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甚至是把原本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也拖拉“下水”,从而不断上演着一出出“夫妻双双把钱贪”、“贪污腐败父子兵”的官员贪污腐败的戏曲。所以,如何管好、管住“身边人”已成为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应当做好的一门必修课,这也是作为一个官员必须尽到的义务。否则,领导干部“身边人”出了问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当然也就难辞其咎。
俗话说:子不孝,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同样,领导干部“身边人”之所以想、也能、更会借助领导权威干坏事,从而走了贪污腐败等违法犯罪道路,这也是与个别领导干部对“身边人”的教育监管不力有着重要关系。当然,这也与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对领导干部及其身边人的教育管理存在一定的工作漏洞有关。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有效制止,长此以往,不但损害领导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还会损害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从而在群众中造成“有关系就能办成事”的不良印象。
所以,管好领导干部“身边人”,消除领导“身边人”的特权思想,遏制权力递延,不仅需要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各项党纪法规,更需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来加码。如建立健全官员财产申报及家庭成员和近亲属从业公开制度,发挥公众监督的积极作用,避免公共权力的暗箱操作,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建立“长常”教育管理制度,常敲警钟、常拉袖子,坚决做到不放任自流、不包庇纵容,以加强党性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以从严监管惩处为举措,从而有效预防、警示和告诫领导“身边人”。因为只有把领导的“身边人”管好了,才能让公权力不为人所利用,从而有效遏制权力的递延。
文/唐亦瑭
来源:红网
作者:唐亦瑭
编辑:易木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