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多些理解,让“作秀狂人”不再自作自受

来源:红网 作者:征服 编辑:刘艳秋 2014-11-21 00:09:58
时刻新闻
—分享—

  11月4日,邵建波向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捐赠100万元现金和80万元的物资。11月7日,邵建波与股东金炜一同赶赴南京,向南京市红十字会捐款两万元,设立“红十字旗帜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援助资金”,专门用于幸存者生活补助和节日慰问……他被称为“活雷锋”,全国爱心形象大使,年近50岁的邵建波,做了20多年的慈善事业。(11月20日中国青年网)
  
  慈善,通俗的讲,就是做好事,就是给有困难的人捐款捐物,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自古以来,我中华民族都大量存在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乐善好施”和“助人为乐”的慈善行为,这不仅及时解决了他人的困难,也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和睦,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
  
  可以说,慈善是除国家救助、救济外的有力补充,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人,为他人解决难题。对于慈善行为,我们的社会应当提倡,更应该积极鼓励。但从社会上的一些人给邵建波“作秀狂人”的这一美誉看,大家他所做的慈善事业有着太多的不理解,也让他在做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充满了太多的酸甜苦辣,有时让做慈善的人很“难受”。
  
  比如在他的慈善事业中,时常会碰到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索捐者。有的索捐者甚至还会找到他的家里,对其父母发泄对邵建波的不满等。对索捐者,他们那种想得到救助和帮助的心理或许可以理解,但那种强要、索要的行为,则是不妥的,也给给做慈善的人增添了麻烦。
  
  毕竟,慈善是一个人的自愿行为,做慈善的人想捐就捐,想捐给谁就捐给谁,是不受法律和他人约束的。如果人人都去强捐,势必会让人望慈善而却步。幸好,邵建波有一颗做慈善的坚定的心,他能够长期坚持,并一做就是20多年。
  
  纵观邵建波“作秀狂人”的由来,恐怕还是因为我们的社会对邵建波不够理解,更是因为对我国的慈善事业不够理解的原因所致。在我国,做慈善需要邵建波这样的人,也需要大家对邵建波和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和支持。只有理解了邵建波,一些人才不会去上门索捐。也只有大家都支持了我国的慈善事业,才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助人为乐的行业中去,也才会有更多的人受益,并得以捐助。
  
  毕竟,邵建波一人之力是有限的,要做好我国的慈善事业,需要我们大家增强理解,从而让“作秀狂人”不再自作自受。同时,我们的社会也只有全力以赴地支持慈善事业,只有人人都出一份力,我们的世界才能汇聚起爱的海洋,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美丽。
  
  文/征服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征服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4/11/21/352770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