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都怪我身体不好晕倒了,让你们给‘抓’住了。”张纪清说。当天,他在张家港市邮局向云南鲁甸灾区汇款。刚汇完款,他就因病晕倒,赶来的民警第一时间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民警发现,老人身上没有身份证和手机,只有随身携带的3张汇款单据,上面的汇款人写着“炎黄”和“黄炎民”。(12月5日《人民日报》)
“炎黄”老人张纪清悄悄慈善助人,数十年如一日,当地人已不足为奇,而警察第一时间救人,这里隐含着现场有人及时报警,警察及时出警,让遇险的“炎黄”得到及时抢救。相对于时常发生的“路倒”无人驻足相助,好人遇好报,想想有点侥幸。
而人民日报评论文章说,“炎黄”身份的“暴露”,竟然源于晕倒后民警救人时的意外发现,事件本身就足以构成一个非常美好的隐喻:你经常帮助别人,在遇到危难时,有人愿意向你伸出援手——行善就是美德的传递和循环。
然而,我们有理由作反向设想,这样好的老人,要是他的生命遇险,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舆论将会怎样拷问我们这个社会?这个社会又将怎样面对这样的老人?这不是无中生有,深圳女白领晕倒在人来人往的地铁口,却因施救不及时,而最终殒命。这种事没有让“炎黄”遇上,是不是一种侥幸?
要明确一个理念,那就是乐施好善的老人不是必然地会遇到好报,这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公民都具有“利他”的品质。每个人的生命都值得尊重,不论是谁遇了险,都有权利得到帮助。没有这样的社会生态,倒地老人无人扶,“小悦悦事件”仍会重复,“炎黄”遇险就靠“偶遇”的运气。但如今的“偶遇”已不是那么单纯和洁净。
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需要更多像“炎黄”这样的人,在尚处浮澡的社会里默默潜行,也需要有些敢于高调行善的人,如同样是江苏的际光标,他号称做了好事就要让大家知道,但他有个前提,“作秀”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利,完全是为了催生社会道德责任,唤醒人们内心的良知。陈光标与“炎黄”相得益彰,殊途同归,最终也让他们自己获益,美德的传递和循环才能成为常态和必然。
文/易国祥
来源:红网
作者:易国祥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