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则“美国鲤鱼泛滥成灾”的新闻,在我国国内引发热议。有网友提议,可以组成专程赴美的水煮鱼观摩旅行团,既饱了国人的口福,也帮忙拯救了美国的生态,还能改善中美关系。当然,原系亚洲物种,在被引入美国后变成灾害来源的几种鱼类,在对当地生态多样性造成损害的同时,是否发生了坊间传言的变异,是否真的适宜食用,还有待考证。
这不过是物种入侵后,造成生态多样性损害的众多案例中的一个。境外物种进入我国后,引发生态危机的例子也不少。最为典型的例子,要数经常被娱乐明星拿来放生的巴西龟,它其实是不折不扣的“环境杀手”。
美国知名记者、优秀科普作家、《纽约客》杂志的环境观察员伊丽莎白·科尔伯特指出,时至今日,人们对盲目放生、物种入侵的危害认识还不够深入。全球范围内的物种迁移,随着这几个世纪以来全球客流、物流的趋于频繁,也加快了频率。多数迁入生物并未存活下来,但另一些入侵的生活不仅存活了下来,还养育、变异出更年轻、更具破坏力的新一代,其繁育能力提高很快。
这种现象被科学家解释为“天敌脱离”,即多数物种在原有生态环境中会处于相对平衡,通常存在食物链关系中的天敌,但到了新生存环境,一些物种却摆脱了天敌,并在争夺生存资源中,向迁入地的原有物种发起进攻。原产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棕树蛇,在二战期间,随着美军登陆关岛,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得关岛原有的盲蛇、蝙蝠、秧鸡等物种悉数灭绝。类似的传播、变异和灭绝,也见于病菌的跨区域传播,亚洲板栗树对栗树枝枯病菌免疫,但后者传入美国后,却很快杀光了美国境内约40亿颗美洲板栗树。
部分物种迁移,造成其他相关物种灭绝,这种现象之外,还存在物种加速灭绝的其他表现。伊丽莎白·科尔伯特结合长期采访和学术观察,写成的《大灭绝时代》一书,向读者勾勒了一组可怖的未来画面:多方面的物种加速灭绝的进程同步展开,而进程动力都源自人类社会毫不节制的生产生活方式,在造成地球生物多样性走向瓦解消亡的同时,也将让人类面临危险的生存境地。
工业革命起,人类经济主要由足够多的化石燃料驱动,大约向大气中添加了3650亿吨碳,其中有相当部分溶解于海洋,造成海水酸化。直接的影响是,珊瑚这一热带海洋生态系统的溶解,附着于珊瑚生态系统的其他生物物种也将走向毁灭。科学家研究证实,在侏罗纪,地球也曾出现了海洋酸化,从而使得大多数海洋生物迎来灭顶之灾——侏罗纪之后,地球气候等环境因素发生转变,物种演化再现,生物多样性缓慢恢复。但在人类文明的当代,地球生态似乎已经不具备修复多样性的良好条件。
书作者提到,公众已经意识到全球变暖将危及寒带地区的生物,通过溶解永久性海冰,让北极熊等生存在冰上的动物走向灭绝,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全球变暖的更显著受害物种,是热带地区物种。热带地区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是有较高海拔,并顺着海拔依次分布的各类多样化物种的地方。这些物种经过长期演化,适应了相对稳定的分层温度,然而在气候突变(变暖)的影响下,将出现大面积的物种灭绝;另一种影响方式是,海冰溶解,将扩大海洋覆盖区域,不少岛屿会被淹没或部分淹没,更小生存活动面积必然使得许多动物的群类数量被减少,更可能因为台风等灾害遭遇整个群类灭绝。
《大灭绝时代》这本书还相当系统的梳理了从居维叶到达尔文,再到现当代生物学家,发现并逐步完善物种灭绝、物种演化理论的历程。事实上,直到科学家利用先进的考古、生物科学技术,证明了人类文明之前多次物种秘诀危机的存在,以无可辩驳的依据警告指出近代以来人类活动加剧物种灭绝带来的危险,才得以扭转各国的公共政策和公众认识。
伊丽莎白·科尔伯特希望通过《大灭绝时代》这本书凝结共识,唤起行动。“当世界改变的速率快于物种适应的速率,这些物种大都会崩溃”,这股潮流很难阻遏,但可以通过发挥人的创造力,实现各个国家、商业和公共组织的合作,来帮助各类濒危物种增强适应性。这样的努力,不单单是为了拯救那些濒危物种,也是在拯救人类自己。
文/郑渝川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郑渝川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