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打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思维

来源:红网 作者:唐彪 编辑:夏熊飞 2015-07-18 00:02:03
时刻新闻
—分享—

  拿破仑一句经典名言“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知道造就了多少成功人士,也不知道还激励着多少人正在朝着“将军”的道路前进。然而,时至今日,在笔者看来,是时候打破这种思维了。
  
  “将军”和“士兵”两个明显的等级符号,直观地告诉人们从“士兵”到“将军”才是成功,反之则被否定——“不是好士兵”,加之语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便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至理名言。这句话看似充满了正能量,实则不然,它从人要有远大理想这一正确观点出发,进而把远大理想锁定在职务晋升,最后再下一个定论:不按这样操作就是错误的。不仅抬高自己,还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安分守己的人。应该是最成功的广告语之一了。
  
  当然,笔者在这里并非反驳人要有远大的理想抱负,要有积极的上进心和进取心这一层本意,恰恰笔者认同。只是我们大部分人在把这句话写进自己人生格言的时候,从未深究过,仅仅用字面鼓舞自己,并最终将这句话消化成为: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当将军才是好士兵——当将军才是成功的人生。
  
  当社会的成功观演变成简单的职务晋升时,社会便会变得浮躁而不健康,在这种思维模式下,每个人都认可成王败寇,只要“成功”上位的人,都能默许他是一个“好士兵”,而那些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普通士兵,因为没有理想、“不成功”却让人们不能容忍。这种思维演绎下,人人都想当“将军”,只有当“将军”才算成功,不当“将军”那就只能被人“呵呵”了,最起码是不被赞扬的。人人想当“将军”,哪里有这么多“将军”位置?因此难免造成腐败与不公,一些人会为了上位而不惜铤而走险。而我们的社会制度设计似乎在某些方面也印证着这句名言,位置越高、待遇越好。
  
  我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叫做“为挖土豆的儿子而骄傲”,一位总统母亲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还有一个儿子在田里挖土豆,我也为他感到骄傲!”为什么这位总统母亲会感到骄傲?因为她觉得挖土豆的儿子的人生也是成功、圆满的。因此,在这里笔者想说:人生有很多选择,成功因人而异。我们应该把成功观从简单的上台阶挪开,每个人扮演好自身的社会角色,演绎好自己的人生便是成功。其实,我们以前是这样认为的,只是大家渐忘了:张思德、雷锋是好士兵,王进喜是先进工人,李素丽是优秀售票员……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只有打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思维,才能让人们将精力从上升转到横向发展,让社会道德观返璞归真。
  
  打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思维也许让大家不容易接受,因为这是经典名言,从小到大一直接受着这种思想的教育,推翻如触雷区,从未想过更是避之不及,但如果我们用另外一种说法来解释这个观点,如“不想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想当领导的员工不是好员工”、“不想当校长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也许大家就更容易认同。
  
  文/唐彪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唐彪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7/18/374108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