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点分歧不应是孕育骂战的土壤

来源:红网 作者:陈婉秋 编辑:刘艳秋 2015-09-30 00:04:49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9月28日上午,方舟子和崔永元名誉权纠纷案二审在北京市一中院再次“开战”。该案件在去年7月23日一审,今年6月,一审法院判决双方删除互骂微博、相互道歉并相互赔偿4.5万元。宣判后,二人均对此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与一审一样,双方当事人均未现身庭审,并且都表示法院在一审判决中偏袒了另一方,不愿意调解。在二审当中,双方都提交了新的证据,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相关言论不存在诽谤和侵权行为。由于调节未果,法庭宣布将择日宣判。(9月29日《北京青年报》)
  
  方舟子和崔永元的名誉纠纷案其实只是源于他们二人对转基因的不同看法。观点的分歧却引发了两人身份的互相“起底”和骂战。什么“黑基金黑到家”、“杂种”等字眼都先后出现在了双方各自的微博当中。在我看来,每个人拥有的价值观和知识体系都不同,因而出现观点的分歧是十分正常的,观点分歧不应是孕育骂战的土壤。
  
  有关转基因的看法,社会上的观点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人人都可以通过自己掌握到的一些知识表达其有利还是有弊的观点。如果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一家之言”是正确无误的,就要恶意攻击他人,损害他人的名誉,这不是偏离了中心和违背了道德吗?要知道,打压其他言论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它展开公开的学术较量,而不是让对手不再发言。况且,现在还没有人能证实转基因的利弊,因此展开的骂战不管谁输谁赢都不能证明自己的言论就是正确的。
  
  观点分歧从来都不是孕育骂战的土壤,而是我们打开真相大门的钥匙。古有百家争鸣、朝堂论理,今有观点频出、学术研讨。纵观每一次的论战,如心学和理学、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他们都是在用自己的学术观点说话,而不是恶意攻击他人。最后,他们也在这一次次激烈的交锋之中,得到了真理。真理不辨不明,所以,我们不但不应该打压不同的观点,还应该鼓励合理有度的论战。
  
  然而,如今网友们通过网络却都卷入了一场又一场的骂战当中。有了这个虚拟的可以宣泄情绪的网络,他们变得十分偏激,丝毫没有容人之量,只要看到与自己观点不符的言论一律都加以斥责和打压。加之一些公众人物的引导,有的更是会出现两派水火不容的状态。方舟子和崔永元此次的骂战也是如此。因此,我认为,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们应该尽快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骂战,净化网络,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观点分歧不是孕育骂战的土壤。
  
  文/陈婉秋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辣味时评,一扫就行!欢迎各位亲爱的作者关注红辣椒评论官方微信!同时官方微信平台将不断推荐展示优秀作者!)

来源:红网

作者:陈婉秋

编辑:刘艳秋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5/09/30/3805150.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