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澎湃新闻报道了一则“男子劫持女护士被劝服,众人围观拍照”的新闻。该报道称:2月18日下午,江苏省人民医院发生了一起患者因家庭矛盾持刀劫持女护士事件。半小时后,经警方安抚谈判,被劫持的女护士成功获救。此事一经报道便立刻引发了人们不假思索地惯性反思:围观群众为何如此冷漠无情。
关于“围观群众冷漠无情”的结论是否合理呢?笔者认为:“众人围观拍照”与“社会冷漠无情”之间并不存在着必然的关联。首先,围观行为并不总是由鲁迅笔下那种冷漠“看客”的心理机制所决定,对社会问题以及对他人生命的关照也会引发围观,另外好奇心理、从众心理在心理学上也都有着科学的解释,并不具有特定的道德色彩。再有,劫持事件不同于帮扶老人,这种情况只能是交给特警来完成,鲁莽举动极可能会激怒男子使情况更糟,因而对围观群众“无动于衷”的指责并不成立。
争议更大的还有围观群众的“拍照”行为。很多网友对此极为痛恨,斥责这种行为是在用“消费被劫持者的恐慌”来满足自己的娱乐与炫耀心理。笔者并不认同这种看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手机拍照固然是一种娱乐行为,但随着社会监督和网络舆论场的完善与成熟,“拍照”也成为了自媒体时代人人参与社会监督、揭露社会负面的利器。如若此案有所隐情或案情发生反转,围观群众手机中的照片或视频都极有可能成为关键性的证据。
既然围观群众的行为都能在情理之中得以解释,那为何众多网友依然会不假思索地得出“社会冷漠无情”的结论呢?从历史渊源来看,鲁迅笔下的看客标本触痛了国人,历史的伤痛使民众对冷漠呆滞的“看客们”极为痛恨,任何类似的场景都会触发这种情感。从心理模式上讲,围观的诱因除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之外,其本身也暗含着一种漠视、嘲讽、非暴力不合作的心理模式。更为重要的是,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诸多令人痛心的社会事件已经极大地消耗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社会凝聚力,传统美德沦丧、社会冷漠无情的认知已经根深蒂固。再加之拍照行为的娱乐性与危机时刻的错愕感所形成的强烈反差,“众人围观拍照”也就必然会触发民众对于社会的不信任,并使其条件反射式的得出“社会冷漠无情”的结论了。
文/刘文涛
来源:红网
作者:刘文涛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