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老人的话题,相信每一位国人大概都能脱口而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美德者,美好的德行也。相应的,不尊老不爱幼,甚至对老人怒而喝之,对孩子虐而待之,便不是美好的德行,而是一种恶行。但是,世界是多元的,在美德与恶行之间,还有一种中间状态,拿公交车上让座来讲,让座是一种美德,看到老人坐着强拉起来自己坐下是一种恶行,但不让座却并非恶行,虽然也并非美德——因为根本就与个人品德没有关系。
实际上,这种中间状态无所谓好与坏,因为,正如一些网友所说,“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公交车属于公共场所,只要交钱或刷卡上车,车上的座位就是面向车上所有的人开放使用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去坐,可以选择不坐,也可以选择将自己已经先占的座位让给他人。这是一个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与道德无关。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让座问题,反映的其实是对个人选择自由的尊重的问题。一个人有让座的自由,也有不让座的自由,对于这一自由选择的权利,别人必须予以尊重,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指责。
我们过去学校里关于道德的教育方式,以及社会上对道德的倡导方式,过于强调个人在道德义务履行上的一面,而对于个人在展现个人德行的自由选择的一面,则存在诸多不足,甚至是有意压制的。这是对道德的庸俗化,是对社会整体道德提升弊大于利的泛道德化。
这一状况产生的一个结果便是,给很多人造成这样一种印象,即当自己需要别人展现美德的一面,以使自己获得某种便利时,自己仅仅因为存在这种需求便具有了某种道德的优越感,凭借这种优越感便可以对他人发号施令,令其向自己提供某种便利,如果遭到拒绝,对方便立刻成为道德上存在“瑕疵”者,以有德斥责无德就有了天然的正当性。
泛道德的结果,就是某些人的彻底无德。近些年屡屡见诸报端和网络的不让座者被人辱骂事件,就是这种泛道德化恶果的表现。消除这种现象,从根本上来讲,既不是继续强调像这名女生一样的群体要有展示美德的一面,也不是讨伐像这位老人一样为老不尊的失德现象,而是要倡导尊重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维护每个人在不违法不侵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自由选择个人行为的权利。
消除泛道德化,恰恰是整体道德水平提升的前提。唯有不让座的权利得到了尊重,让座的美德才会更加得到赞美;唯有让座成为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让座的受益者才会真正心怀感激;唯有有谦有让有善有谢有美德有感激的社会,才会有幸福感的提升与和谐的存在。
文/张楠之
来源:红网
作者:张楠之
编辑:夏熊飞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