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期末考试考砸了?那已经是过去时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张瑜 实习生 陈佩玲 2019-01-23 22:13:03
时刻新闻
—分享—

  孩子考砸了,父母如何“解套”?恨铁不成钢 ,棍棒伺候?还是开始假期“恶补”模式,语数英“十全大补”?近日,广州市天河区华阳小学致家长的一封信刷屏了,信件安慰了不少“老母亲”的心:这群坐在教室里考试的学生,他们之中有人可能是艺术家,他并不需要懂深奥的数学;有人可能是企业家,他并不喜爱历史或中国文学;有人可能是音乐家,他的英语分数高低,并不会影响他的人生……请你们注视着你们的孩子如何征服世界。一场考试或者学业成绩差,不应该使孩子失去梦想和天赋!(1月21日 《南方都市报》)

  我敢说,要是全中国正在进行期末考试的千万中小学生看到这封信,何止刷屏,制造出百万级的点赞也不是问题。他们内心大概也很羡慕华阳小学的同学们,在这样的学校里,遇到这样的校长,真是有福啊!没准他们会马上把考场作文写成给校长一封信,希望出现奇迹,自己的校长也像华阳小学校长一样给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们也放松精神,减轻心理负担,毕竟,考砸了又不是天塌了,该过年还是要过一个欢欢乐乐的年。

  要说呢,即使“学霸”如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般潇洒,也难免遭遇华容道,重整旗鼓,红脸关公威震四方。考砸了,很多孩子心里多少会有些不痛快,再被家长劈头盖脸一顿教训,进而严厉惩罚,这不准那不准只准补课,过年的心情都飞九霄云外了。如此沉重的压力之下,别提什么学习的快乐,也别说“你生活在福中不知福,躺在蜜罐里不知甜”了,孩子心里会嘀咕,这样没有自由且尊严一再被“践踏”的日子谁感到幸福谁觉得甜?他们也许很想穿越到很多成人没事就念叨的“快乐童年”,当年各位家长没有考砸过几次也没有受尽“屈辱”的话,那童年真值得向往。只是各位家长敢给孩子讲自己当年的考试吗?会不会好了伤疤忘了疼,把当年考砸的事当做一个笑话而已?

  一场考试——别说不过是一次期末考试,即使中考高考,孩子考砸了,家长自己生气拿孩子出气,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忆苦思甜今昔对比”,认定孩子浪费光阴,有的反复搬出李白看到“铁杵磨成针”而发奋努力这样的励志鸡汤硬灌,小故事大道理恨不得塞满孩子的脑袋瓜,孩子醍醐灌顶幡然醒悟,从此立志驰骋考场,看上去很美。只是,实际效果总是大打折扣,很多学生一提考试就犯头痛病。考试不仅主宰了学生的生活,也主宰了一个个家庭的生活,一家老小都围绕着考试这个中心过日子,何其无聊。我曾经听到一个中学生说,这没完没了的考试考得他都“怀疑人生”了,这话得到他很多同学赞同。这哪里是考砸,简直是对少年们“拷打”!结果呢?“两败俱伤”,弄得母子势不两立父子成仇,不仅考场像战场,家里也弥漫着比过年燃放鞭炮还浓的硝烟味,这气氛,不把年味过淡才怪。

  考试已经过去,考砸也已经成了过去时。“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话流行几十年了吧,当年一个个考砸的如今也都已为人父母做了家长。在很多人看来关系到“命运”的中考高考其实很多人都好像“考砸”了,有人选择从头再来,有人则另辟蹊径,人生都一样继续。我和同事以及很多家长交流时都提到过,一些学生学业一直不见起色,考试成绩经常惨不忍睹,早早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却是顺风顺水的。

  你看得见他今天的分数,却看不到他未来的生活,因为你眼里所有学生都只有一个标准,无视他们的个性,也无视他们的兴趣。你非要把一个活泼的少年塞进考试的模具里,孩子委屈,家长好像也得不到开心的理由。孩子因为课业而心事重重,家长也倍感心累,难道真的“再也没有快乐起来的理由”?前些天教育部提出给教师减负,作为教师我当然支持,家长们在教育子女这个问题上精神负担也同样需要减轻啊。

  我认为,华阳小学这次给各位家长的一封信就是在给家长减负。教师工作压力减轻,家长心理负担也得以释放,也就可能不再向孩子们转嫁压力。这样,即便考砸,孩子们也一样会感受到的家长的支持,而不是抱怨和指责,他们对待学习,乃至对待未来对待人生,走出过去时,走好现在时,着眼将来时,无须刻意说教,也一定会自信起来乐观起来。

  至于那些热衷考试,一学期周考月考单元考联考抽考一次不落,不把学生考熟不罢休的学校,让每个学生都无数次被“砸”而身经百战,他们考的比学的还多,多少学生被“砸”得尊严扫地,他们把学生看作什么?——除非已经练就金刚不坏之身。

  文/马长军

来源:红网

作者:马长军

编辑:张瑜 实习生 陈佩玲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2019/01/23/481622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