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当日照”还照出了什么?

来源:红网 作者:​刘吉同 编辑:田德政 2019-11-10 19:39:11
时刻新闻
—分享—

我们这每到年底,原单位都要通知退休人员,手拿一张当天报纸,再附上身份证,照一张“当日照”发到单位,单位再发给相关部门,经确认“合格”后——证明此时此刻你还未死仍活着,那么就“过关”了,可以继续领养老金了。

“当日照”自然照出了人的“生死”,但是,还照出了什么?

照出了相关部门管理手段的丑陋。首先,不通常理。活得好好的却让你自证未死,显然有污辱人之嫌。你若不从,至少下个月领养老金时就会遇到麻烦,这是逼人“上钩”迫人自辱。古往今来,国人最忌讳一个死字,故人死后一般都不叫死,而用一种婉转的词来表述,皇帝有专用属语,叫驾崩、晏驾。有些身份和文化的人,则叫与世长辞、驾鹤西去、魂归道山。普通百姓也很“讲究”,叫倒头、闭眼、去了等等。让健在的人去自证未死,起码是不尊重人。打个比方,假如你的儿女或亲戚朋友故旧,某个时间来看你,但首先要求你自证是不是活着,然后再将信息传给他们。试想,天下有这样的理吗?

其次,懒政陋政。“当日照”确实既省事又有效,“一照”即可让退休人员“生死”毕现,且能“一网打尽”。然而,可怜那芸芸退休者,却不得不为此支付自己的尊严,降低自己的人格,让人有一种灰头土脸的感觉,借用一句外交语言讲,这“严重伤害了广大退休人员的感情”。懒政最后演化成了陋政。

或许有人会说,相关部门这样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死后不报继续领养老金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是,这并不应成为“当日照”畅通无阻的理由。因为少数“害群之马”而让大家一起“陪斩”,一竹竿打翻一船人,既不合理,又不公平,还不科学,更不人道。我想,只要本着尊重人的理念,定能找到令人愉悦的人性化管理办法。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又讲资源共享,相关部门完全可以与单位、医院、民政、户籍、交警、社区、村委会等部门形成“互联网”,届时谁死谁亡会一目了然。若发现死后不报继续领取养老金,则对当事者严惩不贷。不但经济上不能沾光,信誉上也要付出代价。做到这样我想“老赖”很难有藏身之地。只要把人视为人,只要肯动脑筋,一定还会创造出更高明的办法。

不过,有个因素也不能忽视,即不少退休者对损害尊严的事不怎么“敏感”,“悠悠万事,唯养老金为大”,只要能领到它,自证未死也无所谓,我周围不少人就秉这样的“认识论”。这就为“当日照”大开了方便之门,相关部门这些年能“一条道走到黑”,这也是个重要原因。

又想到了隋初的“大索貌阅”,即全国人口普查。之前南北朝长期厮杀,百姓如鱼游釜中,为躲避重赋和活命,不少人隐匿不报户口,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新朝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用,故才有了这次“大索貌阅”。所谓“大索”就是大搜查,“挖地三尺”也要将隐匿各地的人口查出来,然后造册登记,将每个人的姓名、住址、年龄、相貌等信息记录在案。所谓“貌阅”,就是一个人一个人过目,将户籍上描述的相貌核对清楚。“大索貌阅”开展后,“自是奸无所容矣”,当年就“计帐得新附一百六十四万余口”(《资治通鉴》卷176)。

而“当日照”与“大索貌阅”何其相似乃尔,其一,都是“大索”,不留“死角”。其二,都是“貌阅”,一个一个过目,只不过现在有了微信,指头轻轻一点,“貌阅”即可完成,用不着“县丞”“保长”再亲自登门“验明正身”了。其三,都是当奸民防着。隋朝直称奸民,“当日照”则把退休者想象成了奸民。中央多次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管理白发人群无疑也应现代化,而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就是要尊重人。都21世纪了,你弄的还是古代那一套,足见相关部门的管理和思维,是何等的陈旧和落后。再想想,仅限于一个“当日照”吗。

来源:红网

作者:​刘吉同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19/11/10/619445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