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洛阳5万共享单车被“一刀切”扣押,谁在添堵

来源:红网 作者:朱昌俊 编辑:陈乘 2020-03-13 21:04:57
时刻新闻
—分享—

复工复产正当时,保障出行本该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最近在河南洛阳,民众出行却遇到不小的难题:共享单车不见了。据《时代周报》报道,原来洛阳市城管局扣押了3家企业、共计超过5万辆共享单车。3月9日,该局召开“洛阳市中心城区共享单车经营企业入围项目评选会”,评选出未来两年唯一一家可以在洛阳市中心城区提供服务的共享单车企业。未入围的其他共享单车企业则被要求10日内撤离洛阳,这意味着这些企业此前在洛阳的投入将失去作用,而且未来两年时间,700多万洛阳人只剩下一家共享单车可以选择。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近期可能还会遭遇无车可骑和退费、换平台等诸多问题。

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向好,复工复产开启,出于尽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考量,市民出行以及日常购物等活动对于共享单车的依赖度提升,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城管部门却对全市超过5万辆的共享单车予以“一刀切”扣押,这不啻为是给防疫与经济恢复双重添堵。

针对市民和相关企业的疑问,当地城管部门曾公开表示,扣押主要是因为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影响市容、消毒工作不到位”。然而,此事的背景未必如此简单。如早在去年12月,当地城管部门就要求多家共享单车企业以购买环卫服务为名,与城管局指定的第三方企业签约,分别认购6万辆自行车、2万辆电动自行车的投放数额。而相关资料显示,总计8万辆共享单车对应的购买费用为105万元/月,也即共享单车企业一年认购的环卫服务费用,就超过了1200万元。

暂且不论这笔费用是否合理,诚如法律专家所指出的,行政管理部门直接指定共享单车平台与特定第三方企业“合作”,恐怕也涉嫌对市场的过度干预,“既不利于国计民生,也不利于市场发展”。而综合目前的公开信息而言,此事中至少有两个方面的疑问值得追问。

一是,这家第三方企业到底是经由怎样的程序获得行政部门的指定资格的?其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来头?一年超过千万的“认购服务”费用又是依据怎样的标准制定的?二是,共享单车的过度投放及停放乱象确实不能听之任之,如一些地方就通过制定标准,对共享单车平台的市场投放实施动态监管,从而确保“优胜劣汰”。但是,洛阳这般采用“N选一”的方式,从多家共享单车企业里选出一家成为未来两年内唯一拥有运营资格的平台,这种直接“钦定”的排他性管理模式,已然有过度干预市场微观秩序之嫌,也彻底压缩了市场自身的调节功能。其法理依据何在,背后有无不当的利益动机,不能不有严格的评估和审视。

市场乱象当然应该管理,但所谓“现代治理”,其具体操作就应该建立在合规何矩的基础上,合理平衡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否则就很有可能“好心办坏事”,导致“一管就死”的多输局面。特别是置于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相关治理的推进,更要兼顾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避免给疫情防控添乱。

都说疫情是一面镜子,是对社会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容易放大社会治理中的不足和缺陷。而一些平时不能做、合理性存疑的“治理”,更不能借着疫情防控的由头贸然推进。5万辆共享单车被“一刀切”扣押,一面给防疫和民生制造不便,一面令共享单车企业“进退两难”,这样的做法,确实该三思而后行。

来源:红网

作者:朱昌俊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3/13/68609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