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拒绝抗疫护士入住:保持警惕应该,过度反应有害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张瑜 2020-03-21 16:50:36
时刻新闻
—分享—

近日,同济医院一护士结束重症监护室支援工作,隔离期满后,欲借住在同事租住的硚北社区住房。该社区部分居民出于对小区和自身安全的警惕,联系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上门询问其身份、健康等状况。期间,有居民对该护士不是本辖区居民,也不是小区租户却搬进小区表示不理解,拨打110电话报警。随后,该护士在同事陪同下另行居住。(3月20日 中新网)

此事让很多网友愤慨,质疑社区居民:“你们的样子真丑,护士是前线拼过命的,需要这样对待英雄吗?”

笔者觉得,在小区居民拒绝抗疫护士借住这件事上,网友大可不必激愤。我们关注此事,不必先预设“抗疫护士应该无条件受到优待”的前提,而是要抛开抗疫护士这个身份,对事不对人地来看小区居民的做法是否妥当。

小区居民的行为到底妥不妥呢?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看。

第一个层面是居民保持警惕,应当这样。疫情防控期间,社区居民对外来人员保持警惕是应该的、必要的。他们联系有关工作人员,对入住的护士进行询问,了解相关情况,这合理合规,值得肯定。居民的高度警惕织密了社区疫情防空阵地的防线,也说明“群防群控群治”的防控措施在社区得到了比较好的落实。

第二个层面是拒绝护士入住,可以理解。拒绝护士入住小区,不必责备小区居民冷血。护士能不能入住小区,依据的不是护士在前线拼过命的特殊身份,而是要看她是否符合小区的入住规则。如果疫情期间,小区规定非本辖区居民或者非小区租户不能入住,那居民的拒绝是有道理的,是可以理解的。社区规则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有人身份特殊、贡献特别就可以网开一面。不是有报道,某省委书记检查防疫工作,在村口被几名大爷“劝退”,省委书记和不少网友都为“硬核”大爷点赞。在规则面前,一视同仁才是最理性最务实的态度。

第三个层面是过度过激反应,不能认同。如果护士入住小区合乎规则,且身体正常,拒绝护士入住就属于过度过激反应,这是不能认同的。我们织密社区防线,是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怀疑、抵触、排斥甚至歧视外来人员。由过度过激反应构筑的防控防线,是没有温度的防线,是不合时宜的防线,这防线虽然对隔离病毒有利,但对人和社会有害,应该予以拆除。

在当前疫情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任何麻痹大意或者过度反应行为都是要不得的。

当前一些人认为疫情接近尾声,紧绷的防控思想之弦可以松松了,防控举措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个人可以无拘无束自我放飞了。麻痹大意都是会付出代价的。我们的抗疫形势虽然持续向好,但还没有取得完全彻底的胜利,确证病例没有彻底清零,疫情外来输入风险很高,依然需要我们对疫情保持警惕。

但防疫思想之弦绷得太紧也不行。太紧会增加崩断的风险,同时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秩序有序恢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科研团队研究结果显示,35%的民众对新冠肺炎疫情存在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适当强度的应激反应对人有积极意义,它们可提高人的警觉性、增强身体的抵抗和适应能力。但明显的情绪应激反应,会给人带来心理与生理疾病。同时,防控思想之弦绷太紧,就会让人过于谨慎小心,排斥社交,排斥正常社会生活,这对经济社会生活的有序恢复不利。

来源:红网

作者:梁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03/21/687961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