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动物园里投喂动物,“爱心”用错了地方

来源:红网 作者:伍梁永 编辑:化定兴 2020-10-03 18:14:2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每逢节假日,动物园就成了最热门的景点之一,接纳着络绎不绝的游客。然而,投喂动物的现象却屡禁不止,动物园里“禁止投喂”的告示牌仿佛成了摆设。今年的国庆假期,北京动物园再度出招,每天派60名志愿者上岗,开展包括劝阻投喂、义务讲解在内的多种服务。(10月2日《新京报》)

禁止游客投喂动物,早该令行禁止。动物园里的动物每天都会定时定量地吃,饲养员也会给它们提供具有最佳营养配比的食物。对于动物而言,不合理的投喂不仅会让它们过度进食,给消化系统造成负担,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例如,有的游客为了所谓的“祈福”和“许愿”,向海龟池里投硬币。然而,一旦硬币被海龟吞食,就会成为肠道里无法消化的异物。海龟因误食硬币而死已不是新鲜事,游客的迷信和不听劝阻成“罪魁祸首”,难免令人既心疼又气愤。

让动物“少吃”,也是对游客的一种保护。动物园里的动物依旧保留着一定的“野性”,游客的投喂无异于与它们“亲密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动物咬伤、抓伤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需敬告游客,“距离产生美”在动物园里同样适用。

另外,志愿者们也肩负起了让游客“多知”的责任。动物园本是供公众观赏并进行科学普及和宣传保护教育的场所,让游客“游有所得、游有所获”亦是动物园的价值所在。实际上,许多成年游客带着孩子来动物园游玩,是想对孩子进行“实地教育”,而投喂行为也是想让孩子们对动物多些关爱。只是这“爱心”用错了地方,反倒变成了一种伤害。志愿者们要做的,不仅是“阻止”,还是“解释”;不仅要说明“不能投喂”,还要解释“为什么不能”;不仅是“就事论事”,还可以“借题发挥”,顺便科普有关动物的相关知识。如此一来,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对动物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禁止投喂”不应只是告示牌上的一句空话,在给动物园志愿者点赞之余,我们都应该成为“流动”志愿者,将爱护动物、文明观园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文/伍梁永(重庆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伍梁永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0/03/846904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