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9月26日下午,“中国银行笔试”这一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据媒体报道,日前,微博上已有2.4亿阅读,4.7万讨论,引发广泛讨论。
众多考生在微博吐槽笔试中遇到的奇葩试题。四十分钟内英语三十道单选加五篇长阅读,每个阅读五个选择。除英语外,还考了三层矩阵、粒子的静态能源公式、不定积分、高等数学、太阳系天体运动原理、计算机题等,就差医学没考了。不少考生抱怨题量太大,基本做不完,考题太难,大多数题全靠蒙和猜。想必这样的考法,运气的成分占了多数,很难评判出考生的能力高低了。难怪考生心生抱怨,“我以为是在招总行行长呢”“实在不想招人不必这么来难为人了”。的确,这样的考题不是为难人,而是刁难人才对。对此,网友调侃称,这是要招聘一个百科全书吧?普通柜员的门槛都这么高了吗?
考试是需要门槛的,需要通过设置合理的难度来区分选拔人才。但像中行笔试需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考试难度真的合理吗,真的有必要吗?如果考试的门槛过高乃至于很多人不得其门而入,这样的考试实际也失去了它所存在的价值,大家都考高分或者大家都考低分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份入职笔试考题之所以引来全网热议,不仅是它对应试人员带来的智力暴击,更刷新了大众对入职考试的认知。诚然,入职考试已经成为现在各家用人单位挑人选人的良器,无可非议。但用人单位的招聘笔试更多的应当是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综合能力是否与应聘职位匹配,入职后能否胜任工作。可中行不过是招聘普通的营销柜员,这份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考题真能判断出应试者的工作能力吗?如果中行考试真的旨在选拔专业人才,何不加大对专业领域内容的考察力度,而要附加那些与金融专业领域毫不相关的内容?考察高等数学可以理解为专业延伸与职业需要,那考察天体运动原理、人造卫星半径与银行工作又有怎样的联系呢?
一场公开的招考,考察的不仅是应试者的水平,更考出了招聘企业的诚意。企业应该本着认真对待的原则,用优质、适配的考卷选拔高素质人才,而不是通过华而不实、盲目出题的入职考试来哗众取宠,占用考生的时间和精力。专业人才的选拔考试,必然要将专业内容作为考察对象,如果单纯为设置门槛和障碍,考试本身的意义将大打折扣。真正学有所专的人可能无法通过考试,这何尝不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呢?
针对此次银行笔试引发的如此广泛的讨论,中国银行有必要站出来阐释出题思路、公开招录过程,以实际行动来打消公众的猜忌和顾虑,捍卫银行的公信力和自身形象。
文/李雪(山西财经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李雪
编辑:化定兴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