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不必因“洋”废“节”

来源:红网 作者:张雨龙 编辑:张瑜 2020-12-25 00:05:56
时刻新闻
—分享—

——本文系红网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参赛作品

圣诞节在国内的传播永远不是一帆风顺的。早在2006年,来自清华大学等名校的10位博士,便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抵制圣诞节。如今,十四年过去了,我们对圣诞节包容度又是如何?

拿身边的例子来说,昨日,笔者就读过的初中,其官微发了一则推送:《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不过“洋节日”倡议书》。文章里写到:“我们要弘扬民族文化,自觉抵制过‘洋节’,过好中国传统节日。”以“增强文化自信,我们不过‘洋节日’倡议书”为关键词,在百度上检索,有约49700000个相关结果。以同样的关键词在微信上检索,会发现刊发一模一样的文章的学校难以计数。

什么样的倡议书引无数学校尽折腰?且看这篇雄文。文章伊始便开宗明义:“洋节,顾名思义,就是欧美等西方国家的节日”,并对“圣诞节”“情人节”甚至“愚人节”等进行了点名。

然而,如果但凡是西方国家的节日都不能过,那么即将到来的元旦假期,我们还能开开心心放假吗?毕竟,元旦是公历新年,而不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农历新年。还有,每年的母亲节似乎也不能过了,母亲节也是从美国舶来的节日。劳动节、妇女节等等,一概应予以抵制,它们毕竟都源起于西方。我们也不应该继续采用公历纪元,毕竟公历纪元还有一个名字:基督纪元,我们应该弘扬儒教,怎么能使用基督教的纪年方法呢?

倡议书作者应该知道,关于双休日还有另一个称呼,就是“礼拜日”,它带着比圣诞节更浓的西方宗教色彩,我们是否应该考虑将礼拜日一起抵制呢?想必写到这,读者已经能感受到荒唐了。在“抵制洋节”的逻辑下的所有推导,都有悖于常识和生活经验。

其实,我们既可以过春节,也能过元旦,既重视母亲节,也认真地对待重阳节。传统节日与洋节,本不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关系。更何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过洋节,看重的并非是“洋”,而是“节”。就像哈工大那位宿管阿姨,她给学生送糖果,只是在借节日的名义,表达对学生往日理解与支持的感谢,并没有去强调所谓的宗教意义。假设这一初衷没有被“举报”打断,学生们收到糖果后的开心,阿姨送出糖果后的满足,这种良好的双向互动,必然会使二者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

何必再去区分洋节与传统节日呢?对我们精神有慰藉、对社会有意义的节日,何妨敞开怀抱去接受?既然不能因噎废食,那么,我们是否也不应该因“洋”废“节”?

文/张雨龙(南京师范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张雨龙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0/12/24/875271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