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养老护理“夕阳事业”需要“朝阳队伍”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张瑜 2021-08-28 17:29:37
时刻新闻
—分享—

文/丁家发

为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的现实状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要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支持家庭承担养老功能,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而要让政策更好地落地实施,必须先打破养老行业人才壁垒。养老护理人才缺口巨大,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银发产业”成为当务之急。(8月27日《中国青年报》)

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开展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为4063万人。然而,《2018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我国鉴定合格的养老护理员只有44102人。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正在面临全线“用人荒”,年轻护理人才更是奇缺。笔者认为,养老护理这份“夕阳事业”,需要“朝阳队伍”。培养和吸收一大批年轻人“加盟”养老护理行业迫在眉睫,这就需要一系列政策的鼓励和支持,让学历高、素质好的年轻人愿意从事养老服务工作。

一项报告显示,按照一般口径的1:3完全失能人口照护比来看,我国养老护理人才的缺口规模已达到500万人之巨,其余各类相关的专业化服务人才也同样缺乏。养老服务行业的需求快速增长,但这个极具发展潜力的行业,不仅不在年轻人心仪的就业范畴内,还有大量年轻人在入行后又产生了“离开”的念头。究其原因,收入低、工作条件艰苦、工作内容繁重、易受气受委屈、缺乏上升通道,是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老行业的主要原因。

现实生活中,许多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及护理专业人才,要么,在择业时根本就不考虑与养老服务有关的职业,要么,抱着“临时岗位”“过渡工作”的心态从业,在护理技能提高、职业培训上的动力和热情不足,一旦有其他合适的工作岗位便“跳槽”离开,导致养老护理人员的流动性大,专业化年轻化队伍极不稳定。

面对高素质年轻人不愿意干,而养老护理人员“缺口”巨大的尴尬局面,政府部门必须积极应对,支持和鼓励年轻人从事“夕阳事业”的相关政策要跟上。比如在购房或租房上,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减轻从事养老护理工作年轻人的生活和经济压力;对入职养老行业的专业化、年轻化人才,在其职称评定、子女入学、医疗保险、亲属投靠落户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适当照顾,等等,总之,要为年轻人从事养老行业创造更加优越的条件。

如今,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在健康养老领域的应用,也提升了年轻人对于养老行业的关注度,让这份“夕阳事业”自带“朝阳气质”。养老产业应当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科技的技术、设备和设施,让养老护理成为一门技术含量较高、收入不菲的体面工作。当养老护理工作不再是“脏苦累”的代名词,其收入和福利待遇又优于其他职业时,将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事养老护理工作,人才“缺口”自然而然也就会被填上。

来源:红网

作者:​​​​丁家发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1/08/28/1009046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