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职高生也能上清华?如何让职业教育挺起胸膛

来源:红网 作者:岑雨欣 编辑:陈乘 2022-03-09 17:10:55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椒文顶图.jpg

□岑雨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上海中华职教社常务副主任胡卫表示,要挺起职业教育的胸膛,像清华交大这样的名校的技术技能专业,也可以通过职教高考来遴选优秀学生,提高职业教育的地位,扭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3月7日 澎湃新闻)

职业教育本该是传承技术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途径,在当下的学历焦虑和竞争压力下却长期被认为是“失败者的教育”。尽管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了多项政策扶持职业教育,也涌现出一批职业人才,但人们对于职业教育的刻板印象仍然根深蒂固,想要真正让职业教育挺起胸膛,打破偏见刻不容缓。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就被看作是低人一等的教育,甚至家长在激励孩子好好学习时,都如此劝诫道“不努力就只能去上职校了”。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主任张志勇做调查发现,30.2%的家长不愿意自己的孩子上职业学校。他表示不少家长对职业教育有刻板印象,认为上职校是学习差没办法,是“差生”“不得已”的选择。而与此相反,对普通教育的追求和推崇可谓是狂热化,“虎妈”“狼爸”“鸡娃”层出不穷,特别是中考之后的普职分流,被认为是按照成绩进行的“优胜劣汰”,由此引发的被“分层”至职教的焦虑加剧了应试竞争,补习班屡禁不止,与“双减”目标背道而驰。

究其内因,与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颇有渊源,而人们之所以对职业教育如此避而远之,则与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学业水平等问题密切相关。职高生进入社会后也频频遇冷,不仅薪酬待遇方面不及普通教育,甚至还面临着就业歧视,而更令其头疼的莫过于上升路径,尽管拥有考大学的机会,但是本科开放的机会少,能考上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如此情况下,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不断加深,这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边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避之不及,另一边却是市场对职业人才的求贤若渴。根据人社部发布的2021年四季度“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制造业、服务业蓝领人才缺口仍在扩大,人才供不应求,与此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发展壮大也急需相应技术和制造人才。这一冷一热之间,横亘着的是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更表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急迫性。

为此,当务之急就是要破除固有的体制障碍,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集技能文化于一身的职业人才,同时畅通职业人才上升路径,打破“断头路”,让职教也能“上清华”,让职教有学头、有盼头、有奔头,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对职教的刻板印象。

来源:红网

作者:岑雨欣

编辑:陈乘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2022/03/09/1098970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