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设置虚假交易骗补贴,这不是薅羊毛是犯罪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刘昱 2023-08-14 17:31:17
时刻新闻
—分享—

□黄齐超

在上海,购买绿色家电就有机会获得家电价格10%,最高1000元的一次性补贴。然而,记者发现,网络上有一条兼职广告声称,只要参加一项利用“云闪付”app购买绿色家电的政府优惠活动,就可以拿到70元的工资。可见,这项政府发放的优惠政策原本是为了鼓励大家购买绿色家电,却被部分不法商家钻了空子。(8月13日  极目新闻 )

上海市民购买绿色家电,可以获得家电价格10%的补贴,最高为1000元。那么,这笔补贴谁买单?当然是上海市政府。可以说,此举既可以惠顾普通消费者,又能推动绿色家电的销售,可谓一举两得。然而,有不法分子看到了其中的“商机”,采取拉人头的方式设置虚假交易,骗取政府的补贴资金。

不法分子雇几个托儿,装模作样地购买绿色家电,拿到了政府的补贴,然后再取消交易。如此一来,政府原本的惠民补贴资金就有可能落入一些不良商家的口袋,成了不法商人的生财之道。有人把这种行为称为“薅羊毛”。其实,所谓“薅羊毛”,是商家主动让利,故意而为之,设置的低价销售行为。而不法分子通过拉人头的方式骗取上海市政府的绿色家电补贴,这根本不是“薅羊毛”,而是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

从法律层面上看,组织骗补贴的行为已经涉嫌刑事犯罪,这意味着,不法分子既需要承担民事责任——退返补贴,还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事实上,不只是骗局组织者需要承担“双责”,那些被忽悠过来的“托儿”,成了犯罪希望的帮凶,同样难逃法律惩处。一些人为了70元而承担法律责任,无论是侥幸还是无知,都不值得同情。

政府拿出钱补贴消费者,推动绿色家电的销售,可以视为是在鼓励大家“薅羊毛”。但我们也应明白,把通过虚构交易的方式骗补说成合法的“薅羊毛”,那肯定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惠民措施绝不是“唐僧肉”,想投机取巧的行为,都将承担法律责任。我们希望相关部门及时介入,重拳出击,严查严惩骗补行为,让其付出应有的代价。

骗取政府的惠民补贴,受到法律制裁,这是罪有应得。不过,反过来想想,这项惠民政策被轻易敲竹杠,审核环节是否存在漏洞,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这也值得反思。另外,惠民措施本应广为人知,但据一些网友反映,他们对此并不知晓。这表明,惠民措施还需要扩大宣传力度,而不能“躲在深闺无人识”。

来源:红网

作者:黄齐超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2/58/129534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