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为何春晚语言类节目“一蹶不振”?

来源: 红网 作者:任俊杰 编辑:田德政 2023-01-12 17:39:28
时刻新闻
—分享—

青教计划.jpg

□任俊杰(吉林动画学院)

近日,在抖音等平台,一些短视频博主以“春晚风”为主题,开启了语言类节目创作。虽是原创,但通过观看不难发现视频中“春晚的味道”。在欣赏的同时一个问题油然而生,春晚是否需要固定模板?

近年来的春晚语言类节目几乎大同小异,大多为:出现矛盾-矛盾激增-解开矛盾-主题升华。其结尾更是大众熟知的“包饺子”,赵本山曾说:“春晚最大的主题就是快乐而不是教育”。本来作为一年一度观众期待性最高的节目,却引来一度的失望与吐槽。

一方面来说,春晚作为国内文娱类最高艺术殿堂的同时也具有官方性质。其次,春晚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大多人的心灵寄托,失去了春晚的陪伴年味会大打折扣。正因如此,创作者步步谨慎,在创作题材、内容等方面谨慎入微,就会导致创新点不足、内容匮乏、模板式创作。而相反的是文化类节目近两年频频出圈,这类节目创作相对来说灵感更加广泛,一般不会涉及敏感话题,而语言类节目近年来多数“求稳”,没有大胆创作。

另一方面来说,近年来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爆火,吸引了很多“草根创作者”,而在这类平台中大多数为语言类创作。创作者们灵感广泛,质量偏高,笑料不断,一波又一波海浪似的热席卷而来,不仅不会造成大众的审美疲劳,反而提高了大众对于节目内容的要求。虽然这是好现象,但是同时对于创作者的自身要求也提升了一个新的高度,从最开始的我们玩春晚的梗,变成了春晚玩的梗,这其中是短视频平台内容质量的提高,同样是对春晚等传统媒体创作者的一次考验。

如今,大众接受信息的渠道繁多,好的作品也鱼贯而出,这是时代赋予创作者们新的挑战,我们要鼓励创作者们大胆创作、另辟蹊径。在此同时,我们也要抨击模板式创作、抄袭、假大空等劣作,支持“以为先”,争取尽快摆脱现如今形成的“春晚怪圈”,尽早回归真正的快乐为本。与此同时,大众也要为现如今的传统媒体创作者提供缓冲阶段,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沉淀与创新,毕竟优质的节目内容值得我们所有人的等待。

最后,笔者认为我们要呼吁春晚等大型节目继续守正创新、不断提升节目质量,一同见证一个又一个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的出现,一同见证春晚再次开出绚丽之花。

来源: 红网

作者:任俊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5/56/122261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