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课负责制”是思政教育好路径

来源:红网 作者:刘传斌 编辑:刘昱 2023-02-19 16:30:04
时刻新闻
—分享—

□刘传斌

去年5月,泰安市教育系统创新推出“‘阳光5分钟’首课负责制”,为每天的第一节课附加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利用每天第一节课的前5分钟时间,结合重大时事、社会热点、教学内容等,采取演讲、故事分享、微视频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营造“人人讲、科科讲、天天讲”滴灌式、润心田的思政教育氛围。(2月18日《光明日报》)

笔者以为,泰安市教育局创新德育工作途径,推出的“‘阳光5分钟’首课负责制”的创新实践,集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正是有效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教基〔2022〕5号)的生动范例,值得称道。

“老师会给我们播放视频、歌曲,还会讲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科学知识。”学生表示很期待每天的首课。因此,学校必须在教育方式和内容上下功夫,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教育资源入手,创新德育活动载体。比如,引导学生欣赏、演唱最近很火的励志歌曲《早安,隆回》以及春晚歌曲《是妈妈是女儿》;利用重大节庆日、重要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升旗、入团、入队等仪式教育,让学生亲身体验,从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另外,首课五分钟其实很考验学校和老师的教育智慧。比如,引导教师秉持“人人都讲思政课、人人都做铸魂师”的教育理念;研发情景篇、抗疫篇、爱国篇、文化篇、心理篇、学科篇六大系列课程;在目标设定上各有侧重,“小学阶段重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提升政治素养”等,无不彰显学校的独具匠心。而这些课程要真正落实到“首课五分钟”当中,实现育人目标,必将倒逼教师加强专业修养,不断提升育人水平。这样,才能让“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有更好地师资保障。

应该看到,当下一些地方中小学思政教育依然存在“标签式”“说教式”“命令式”等形式主义,导致教育空洞乏力,缺乏人性关怀和教育温度,甚至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各地各校不妨借鉴泰安市教育局的做法,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高度,积极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新途径,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以隐性教育、体验教育为主,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真正凸显培根铸魂作用,写好学生成长成才这篇大“文章”。

来源:红网

作者:刘传斌

编辑:刘昱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6/53/1233299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