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设置“静音车厢”,推进高铁文明

来源: 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田德政 2023-04-06 20:20:28
时刻新闻
—分享—

□王红峰

据“中国铁路”介绍,目前多趟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专门设有静音车厢。在12306App上购票时,旅客可选择带有“静”标识的车次。在静音车厢里,旅客可享受更加安静的乘车环境,拥有更舒适的休息体验。(4月6日《新京报》)

坐高铁的旅客会发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二等座外放不断,一等座电话起伏”,“钢铁巨龙”内充斥着各种声音,让人不能好好地休息、安静地看书。而且嘈杂的环境还会让我们的大脑发生化学变化,使得身体的应激激素长期处在一个居高不下的水平,这会让我们倾向于冲动、易怒、好斗,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大大增加。

高铁设置“静音车厢”受到人们的欢迎,不少网友表示“苦噪音久矣”。其实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言行,所展示的是个人及家庭的教育及素养,每个人都应自爱自重。文明乘坐高铁,人人有责。乘客既然选择了“静音车厢”就相当于签了一份公共契约,就应按照约定遵守安静无噪音的行为规范,这不仅是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是契约精神的表现。

现代文明社会,在图书馆、博物馆、医院、高铁等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尽量不要干扰他人,已经成为文明准则。高铁“静音车厢”的设置迈出了文明出行的一大步。当然,高铁“静音车厢”不能一设了之,还需明确处罚措施,给不文明行为敲响“警钟”。 如果对不文明行为不加以惩戒,“小恶”就很容易演变成“大恶”,形成“破窗效应”,使这种不良行为无限传递。

文明是一种道德修养,体现一个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素质。文明还是一种理念,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中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的大国,不文明行为更是让人不能容忍,让人看不惯、看不起。总之,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只有法治德治双管齐下,才能形成对不文明行为不纵容、零容忍的良好氛围,才能使不文明现象无处藏身、无处遁形,社会主义的文明之花才能在神州大地处处绽放。

来源: 红网

作者:王红峰

编辑:田德政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48/98/1253765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