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元午餐”圆满收官:景区与游客的双向奔赴

来源:红网 作者:郭菁 编辑:张瑜 2023-10-07 19:21:06
时刻新闻
—分享—

评论之星3.jpg

□郭菁 (山东大学)

10月6日,河南洛阳。老君山景区“一元午餐”圆满收官,经过盘点,8天假期共售出一元午餐23527份,收入24539 元,虽然是无人值守,但是却多出来了1012 元。多出的部分应该是有人故意多投,或者是没有找零,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无人值守的诚信面前,交上了一份满分答卷。景区官宣明年国庆假期一元午餐将继续推出,多出的部分会用于改善餐食内容。(10月7日《西部决策》)

笔者认为,老君山景区“一元午餐”的做法,体现了高明的营销智慧,其主旨在于用贴心服务赢得游客满意,形成良性循环。

作为历朝道教圣地,老君山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风景壮丽,吸引了无数游客,尤其是国庆假期间,旅游人数暴涨。与许多景区一样,老君山也面临着一大困境——要如何解决游客的饮食问题,才能既便于景区管理,又能提供好的用餐体验?为方便游客用餐,从2017年开始,老君山景区每年都会在国庆假期推出“一元午餐”活动,现场设有投币箱,游客自觉投币,或扫码付费,支付环节全程无人值守。

一方面,“一元午餐”活动的推出体现了景区对游客的关怀。

据景区工作人员介绍,2017年国庆假期,考虑到老君山海拔较高,当时的服务点较少,景区便向游客赠送了免费午餐;随后,工作人员发现,由于完全免费,个别游客会不珍惜食物,于是景区对活动作出调整,向游客收取一元费用,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游客珍惜食物,避免浪费。

服务点少,意味着游客进入景区后,可能面临用餐不便的情况,老君山景区注意到这一问题后,以“一元午餐”的形式妥善解决了问题;进一步看,在当前的旅游环境下,食物价格高、口感差、性价比低几乎是所有景区的通病,对比之下,“一元午餐”的举措更是值得点赞。

留住游客的不仅仅是奇山秀水、人文底蕴,景区服务也须跟得上、做得好。老君山景区不仅注意到了游客的需求,且愿意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来满足需求,得到一致好评;反观某些景区,仅仅因为洗手间标牌指引不准确、垃圾桶位置设置不合理等导致游客败兴而归的案例也并不罕见,更别提随处可见的“天价”矿泉水、“宰客”特产等。想要建设良好的旅游消费环境,要而言之,一是诚信待客,不“宰客”;二是服务到位,满足游客的合理需求。要做到这两点,除去外界的督促,更需要靠景区的自觉。旅游出行,“吃喝拉撒”皆是大事,以“吃”为例,我们并非要求所有景区都要像老君山这般以一元的极低价格提供餐食,只要在兼顾成本的前提下,让游客以能接受的价格吃饱、吃好,就是景区优质服务的有力彰显。游客一则不必因景区内物价太高而破费,二则不必大包小包带食物,可以放下心来细细游玩,获得良好的体验。

另一方面,游客的自觉和赞誉也回馈了景区,体现了双向奔赴的美好。

老君山一元午餐的实际收入大于出售份数,或是游客故意多投,或是没有找零,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这一结果都体现了旅客们的善意和诚信。除去要求景区提供优质服务,游客也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双方合力,才能打造良好的旅游消费态势。

“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游客们的“反哺”也为景区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比起景区自身的对外宣传,外界的良好口碑更能成为景区强有力的宣传工具。老君山景区看似做了“赔本买卖”,却以出色的服务让游客们感受到了贴心的关怀,宾至如归,从而在网络上和生活中自发为景区进行宣传,景区也因此塑造了良好的形象,吸引更多游客慕名前往,形成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这次老君山“一元午餐”的圆满收官,充分说明了旅游业的成功需要景区和游客的双向奔赴,其思路值得各地景区学习和推广。老君山已经把一份优秀答案摆在各大旅游景点面前,谁若能“先行一步”,在提供优质服务上多下功夫,让游客获得满意的体验,景区也能得到长久的、良性的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郭菁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754/99/13117298.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