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井冈山大学)
据央视网7月22日消息:有一群女性,她们的名字和父母、亲人、家庭有关,唯独与自己无关。上个月,江西女孩易初终于改名成功,她开心地在社交平台上晒出新拿到的户口本,曾用名那一栏写着“易招弟”。
一般来说,人们的名字往往都有独特涵义,尤其是在中国,给孩子取名更是一门“学问”。从生辰八字到情感寄托,不一而足,除非本人亲自告诉,否则外人很难知道名字的具体涵义。然而“招弟”一类的名字却不同,有着非常明显的单一指意,即父母期望下一个孩子是男孩。哪怕有时父母不是这样想的,外人在听到这类名字时,也会习惯性地认为就是这样想的。
对于这些父母而言,可能只是想让盼子心切的情绪有处安放。然而随之而来的一切不公,却要“招弟”们用一生去承受。一方面,对于“招弟”们来说,这样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压抑,它蕴含着“家里更喜欢男孩”“女孩不如男孩重要”等隐喻。另一方面,在“招弟”们的成长过程中,名字作为个人的社会标签,会影响她们的心理和行为,也会影响外人对她们的看法。
有研究揭示,人们对于自己名字相关的信息更敏感,越喜欢自己的名字,自尊就越高,幸福感也越强。而反观“招弟”们,暂且不论她们本人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在她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容易遇到一些“多嘴”的人。例如易初在采访中表示,改名之前客户看见工牌上的名字,第一句话总是半开玩笑地提问:“那你招到了弟弟没有呀?”尽管这样的玩笑有时并没有恶意,但这样的情况却始终是个困扰。
或许也有人认为,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而已,改不改并不重要。报道中的女孩在最初提出改名时,家人就有过类似的反馈。然而究竟是不是代号而已,或许只有当事人才有发言权。事实上,相较于有形的打压,无形的压制却更为沉重,它看似无关紧要,却往往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例如“名字不过是个代号而已”这句话本身,就是一种事不关己的傲慢,其潜意识中的表达无非是,一个名字而已,你这也太玻璃心了吧?
更深一层来看,这样的名字早就与重男轻女的糟粕文化融为一体。以至于名字加诸个体身上时,不只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名字,更是庞大隐匿的封建思想文化阴影。文化对人的作用不是直接显见的,很少有人会直接跳出来跟“招弟”们说,你的名字就是重男轻女的产物。而是“招弟”们在日常生活的无数个琐碎细节中,默默地感受并接受这一切不公,比如外人无意间的提问,又比如父母脱口而出的某句话,再比如多给弟弟的一些零食……
驯象人在大象还是小象的时候,会用一条绳子将它拴住,小象无法挣脱,从而渐渐不挣扎,直到长成了大象拥有了挣脱的能力时,却早已失去挣脱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对于“招弟”们来说,“招弟”之类的名字就是这条拴住小象的绳子。从小到大,无数个生活中不公的经历,使得大多数“招弟”们选择了妥协,仿佛重男轻女就是某种顺理成章的事,任凭多么努力也休想搬动面前的这座大山。
时代的进步与个人的勇气,让易初得以打破陈旧的藩篱。成功改名后她说:“那刻,我感觉自己重获新生了。”这样的喜悦,或许只有当事人才能最深刻地体会。我们祝福易初重获新生,也鼓励更多的“招弟”们走出阴影,更要努力从根本上共同抵制一切落后观念。
来源: 红网
作者:陈奇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