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 | 腊八饭里的时光记忆

来源: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张瑜 2024-01-19 20:18:26
时刻新闻
—分享—

□朱波

腊八,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旧时,富有之家在腊月初八之后就开始筹办年货,在皖北农村,就有“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之说。基于此,笔者对“腊八饭”记忆犹新,腊八饭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和传统的象征。

小时候家里很穷,不要说山珍海味了,鸡鸭鱼肉也很少见。对于年就多了一份浓浓的憧憬,因为只有那段时间,才能吃到鱼啊肉啊。过年的标志,就是从吃罢那碗腊八饭开始,便天天掰着手指头算时间,大概是因为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东西吃,有“毛而八稀”的压岁钱。确切地讲,小时候盼过年,就是从盼腊八开始的。

记得过了腊月八,别人家的大门两侧,腌制的鸡鸭鱼肉早已挂满土坯墙,而我家则一无所有。为了让我们过年不眼馋,母亲把仅有的一件出门穿的新上衣,拿到街上卖掉,买了一个猪头。就是这么一个猪头,让我们一个年下都不亦乐乎,节后还待了两桌客……现如今,别说过了腊月八就办年货,就是年三十,在网络平台也能置办年货。什么网上订餐、订宿,发抖音拜年、用微信发红包……传统的年味在网络世界早已显得格外浓厚。

日月轮转,地覆天翻。老百姓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逐一见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要年味,不要浪费”成了百姓过年的新时尚。在城里,过去吃年夜饭非得去酒店,一年就这么一回,不计成本地恣意“血拼”;现如今,一家人,烧几道小菜,喝两杯小酒,跟亲朋好友说说一年来的工作、生活,这种温馨的过年氛围是在饭店享受不到的。以前在农村很多东西不方便购买,很多农民喜欢在年根赶集时大量购买年货。现如今,农民朋友告别了贫困、实现了小康,在外游子回家过年,早已从网上预订好了酒店,把父母、孩子从农村接到酒店过团圆年;还有一些在大城市工作的奋斗者,没有跟随人潮返乡,而是选择把父母、孩子接到身边,就地实现阖家团圆。春节里,虽然少了烟花爆竹,但“年味儿”依旧不减。

“吃罢腊八饭,就把年来办”,盼望、期待、温馨、火热的年就要到来了!而新的春节消费观,其实也是人们内心的愿望,不以物喜,够用就好;不求面子,自然就好;不图浮华,舒适就好。要年味、不要浪费,薪火相传、推陈出新,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接受它,并从中获得真正的轻松和愉悦。过年如此,过日子更应该这样。

来源:红网

作者:朱波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45/53/1346114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