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杂感随笔 | 拒接电话:通话紧张为哪般

来源:红网 作者:孙慧琳 编辑:张瑜 2024-10-19 15:56:03
时刻新闻
—分享—

□孙慧琳

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前的年轻人对电话产生了排斥心理。例如,有人吐槽导师直接打电话联系,或在点单时备注“外卖/快递放门口,请不要打电话”,甚至等来电结束后再通过微信联系对方。人们为何在标榜“松弛感”的同时拒接电话呢?

首先,拒接电话的本质是逃避。当下,人们越来越追求“松弛感”,但刻意追求松弛往往会产生“假性松弛”,反而让人更加紧张。真正的松弛允许不稳定因素的存在,是一种能够平稳面对应激事件的心态。接通电话意味着与对方建立了联系,并需要以口头形式完成信息传递,而拒接电话则是一种逃避交流的表现。因此,追求“松弛感”的心理与实际行为往往背道而驰。

其次,这种逃避心理的产生,实际上是人们自主构建个人空间的结果。与文字形式相比,电话这种口头形式能够高效地完成信息传达,也有助于情感的传递,但人们为何宁愿放弃信息触达的准确性而进行文本交流?一方面,急促的电话铃声打乱了平稳的生活节奏,带来强烈的情绪压迫。在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追求平稳,而急切的来电铃声催促机主即刻采取行动。多数人选择挂断,以结束铃声带来的紧张与压力;如若接通,电话则以声波的形式冲破了两人之间的空间边界,个人的生活状态被打乱。另一方面,接电话意味着要面临未知的任务与信息。在后疫情时代,未知是主要的压力源。不同于文字的可视化,接电话时需要全神贯注地处理信息,并做出准确判断以回应对方,还可能面临额外任务。基于以上两种心理,人们不仅逃避接电话,甚至在微信等社交媒体中也出现了断连的趋势。不同之处在于,微信是一种延时社交,推迟回复消息带来的负担远小于接电话。

最后,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中,我们应客观看待拒接电话的“紧绷感”。一方面,要理解拒接电话背后的心理动机,认识到转变心态的长期性,不能以“松弛”为名进行情感绑架,否则会引起更深程度的焦虑。另一方面,尝试接通电话进行及时交流,根据场合、事由和来电者身份等要素判断接听的必要性。

媒介有其独特的时代烙印。回顾过去,电话是促进交流、增进感情的高效工具;放眼当下,微信已成为日常交流的主要空间,能够实现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交流方式;展望未来,电话存在被“抛弃”的风险。但乐观地看,电话在沉寂之后,也可能像胶片机、CCD等复古物件一样迎来怀旧的潮流。

来源:红网

作者:孙慧琳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854/53/143742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