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宠物展现“青龙白虎”文身犬,是在满足谁的审美?

来源:红网 作者:徐昕悦 编辑:刘经纶 2025-08-24 22:31:55
时刻新闻
—分享—

73f065212ebb4003ac55da8767c0d3dc.jpg

徐昕悦 (重庆大学

近日,在上海亚洲宠物展览会上,一只背部文有“左青龙右白虎”图案、身戴金链小表的墨西哥无毛犬,引发了广泛讨论。不少网友质疑给宠物文身的行为涉嫌虐待动物,对狗主人、纹身师发出强烈谴责。这场争议,表面上看关注的是宠物美容界限,而往深处看,则是对人类审美权力、生命尊严与伦理责任的深度思索。

人为爱犬文身的行为,表面上披着个性化审美的温情外衣,实则深刻暴露出现代社会在生命尊严认知上的混乱。狗主人将宠物称作自己的孩子,就是把人类和宠物的关系放置到与人类情感关系类似的结构中。以人类之间的情感模式相处的同时,也不自觉地将人类社会的审美标准和行为逻辑强加在动物身上。文身作为对动物身体的改造行为,究其本质,就是人类对动物进行支配的权力展现。将拟人的“孩子”身份投射到动物身上,表面上是表达对动物的关爱,实际上,却忽视了它们作为另一种生命形态的天性与自主权。对动物来说,自由舒展的肢体、尽情裸露的皮肤,远胜过人类眼中可爱的衣服鞋子。

文身,这一对人类而言或许是承载记忆、表达美感的艺术形式,对动物而言却是一种无意义的创伤,它粗暴地干涉了动物本真的生命状态,将其变成了主人意志的“画布”。所谓的“帅气”,也只是人类中心的审美概念,这与真正的尊重和关爱背道而驰。这种行为,恰恰是宠物消费领域中,将情感投射与个人欲望混淆的典型表现,是对生命特性的漠视。

进一步分析,这一事件背后也反映出消费社会对生命价值的扭曲。在情感消费日益流行的今天,宠物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被消费的符号。它们不再仅仅是人类的伴侣动物,而是越来越多地被当作显示个人身份、表达情感或标榜社会地位的方式。文身犬事件中,主人将青龙白虎、金链手表这些富含人类文化意义的符号强加于动物身上,正好说明了人们正在把生命当作展示自我的工具。表面上我们是在宠爱动物,实际上却是在借助它们来完成自我形象的塑造和表达。

整个事件中,从主人、文身师到提供麻醉的宠物医院,乃至最初允许入场的展会方,各方对动物生命尊严的漠视共同促成了这场伦理争议的出现。同时,这也体现出相关管理规范的缺失。现行法律明确禁止虐待动物,但“虐待”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却很模糊,尤其在非医疗必要的动物身体改造方面存在大量空白地带,使得此类行为往往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区域。

面对这一现状,未来的作为应当是多管齐下、共同推进。立法机关需尽快厘定清晰的法律标准,将非医疗目的的文身、染色等身体改造行为纳入监管范围。行业协会应制定更为严格的伦理准则,加强从业人员的动物福利培训。而大众也应当提升动物保护意识,用理性消费和道德选择推动市场向更文明的方向发展。

文身犬事件,不仅关乎一只动物的遭遇,更指向对整体人类伦理的追问。当我们面对那些无法为自己发声的生命,我们应当如何践行真正的尊重?社会的进步,不仅需要法律的规制、行业的自律,更需要每一个个体在欲望与良知之间,保有对生命的悲悯与克制。文身或许会随时间褪色,但对生命本质的敬畏,我们也应始终立场坚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徐昕悦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68/1522417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