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莫让“问题井盖”成为“绊脚石”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川 编辑:刘经纶 2025-08-01 19:04:51
时刻新闻
—分享—

□王小川

“哐当哐当,一路井盖一路颠”“开车跟过障碍似的,一会儿左一会儿右,简直像是蛇形走位”“我跟12345投诉过,铺高路面不抬升井盖,感觉车胎都要被颠爆了”……近日,据半月谈报道,在基层治理中,城市井盖引来不少“吐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一些井盖导致道路凹凸不平,成了群众出行路上的“绊脚石”。

井盖问题为何成了老大难?说到底是责任没压实,细节没抓牢。地下管线涉及供水、排水、燃气、通信等多个部门,井盖权属五花八门,你管你的、我护我的,出了问题容易踢皮球。有市民投诉后得到回复:“已通知相关单位”,可等来等去还是老样子。更有甚者,路面翻新时图省事,铺高了沥青却懒得抬升井盖,新修的路转眼就成了“搓衣板”。这种“重建设轻管护”“各扫门前雪”的心态,让井盖成了城市治理的短板。

城市管理,最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一个井盖的高低,看似是毫米级的小事,实则是民生获得感的大事。有外卖骑手说:“雨天看不清,压到凸起的井盖能把人颠飞,送单时就怕这一下。”还有老人抱怨:“晚上散步没留神,被凹陷的井盖绊了一跤,现在走路都有阴影。”这些抱怨背后,是群众对精细化治理的迫切期待。城市道路连缀着千家万户的出行路,一处处井盖的不平,不仅影响通行体验,更可能埋下安全隐患。

破解井盖难题,关键要下好“绣花功夫”。得先理清责任清单,给每个井盖挂上“身份证”,明确谁来管、怎么管,避免出现问题时相互推诿。路面施工时更要把好质量关,不能只顾着铺沥青的速度,忘了井盖与路面的平整度,让“新账不再欠”。对那些已经“带病上岗”的井盖,要开展专项排查整治,逐个登记、限期修复,让“旧账慢慢还”。12345热线接到的投诉,不能只当“传声筒”,要盯着问题解决,回访群众是否满意,形成从发现到整改的闭环。

城市的温度,藏在每一个细节里。从平整的井盖到顺畅的道路,从亮堂的路灯到洁净的街角,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设施,拼凑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具体感知。把井盖这件“小事”办实办好,用精细化治理抚平路面的“伤疤”,才能让市民出行更安心、更舒心,让城市运行更有序、更合理。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王小川

编辑:刘经纶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2/83/1517343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