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循环校服”应如何推而广之?

来源:红网 作者:祖德恩花 编辑:汪敏星 2025-09-05 13:44:11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祖德恩花(湖南工业大学)

据新华社报道,近日河南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新生入学报名现场,登记即可领取免费的校服。该校服就是“循环校服”,由往届学生以旧换新下来的,此消息一出就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讨论,多数网友表示支持并希望“循环校服”能够在全国推广。

“循环校服”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的,学校免费发放二手校服,既减轻了学生家庭对学生教育开支的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低龄学生之间可能攀比的风气,并且对学生、家长以及社会悄无声息地开展了一场环保教育。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种下了一颗名为环保的种子。

然而在这些支持的声音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同样值得我们关注。有网友评论说“我不建议这样,谁也不知道用的谁家孩子的,上一个孩子有没有传染疾病,皮肤病之类的,风险太高了。”这样的担忧并非个例,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和家长相信这件校服是真的经过了系统而彻底消杀,保证这件校服是干净卫生有保障的,是“循环校服”在全国推广过程中必须直面解决的问题。

学生和家长之所以有这种顾虑是因为校服的消杀工作对于他们来说是抽象模糊、看不见的。那么实现消杀的系统化、公开透明化,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监督校服的消杀流程,才能让学生和家长多一份安心。这需要学校建立公开、安全的消毒机制,通过直播、消毒日志公示甚至开放参观,全方位展示二手校服从回收分类到清洗消毒再到包装的全过程。学校主动接受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稳固家校之间信任的桥梁,让“循环”理念真正被接纳。

推广“循环校服”,不应搞“一刀切”,因为不是每个学生都愿意穿这种校服。有的学生出于卫生习惯,有的学生则希望校服可以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毕业之后能珍藏起来。因此,学校可以提供一个选择权,允许学生和家庭根据自身意愿去决定是否参与,尊重个体的差异,让环保公益充满温度而非强制。

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出台统一的“循环校服”消毒标准,规范收集、处理、发放的流程,让各校有章可循、有标可依。只有在制度层面明确落实方向和监督机制,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可以避免有些学校准备不足但盲目跟风,最终无法做到坚持,造成信誉受损或消杀设施的浪费。

在推广“循环校服”的同时,我们还可以推动其他的校园资源循环利用,如循环课本、循环书包、循环文具等,逐步建立一个绿色、节约的校园概念。这不仅仅是对于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的弘扬,更是对“双碳”战略在教育阶段的积极回应。

“循环校服”是一件小事,也是一次有意义的教育实验。它检验社会的环保意识、学校的治理能力、家校之间的信任程度以及我们是否真正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选择和感受。“循环校服”只有做到安全透明、自愿选择,这件小小的校服,才能承载起这其中的环保教育意义。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来源:红网

作者:祖德恩花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3/97/15258461.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