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盯防”教师考公考编?稳定师资不能本末倒置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子慧 编辑:吴海刚 2025-04-12 20:10:14
时刻新闻
—分享—

850f36097cf84f9e8e3102207bad310d.jpg

□李子慧(湖南科技学院)

日前,安徽新锐教育集团旗下多所滁州学校教师反映,入职时被要求签订“不参加考公考编承诺书”,且滁州市公务员或者事业编考试当天,学校会对符合考试条件的教师挨个打电话,或拉工作群开视频会议,没有及时回消息的教师,会认定为参加考公考编,将对参与考公考编人员进行处罚并通报。(4月11日 荔枝新闻)

校方的“禁令”看似能够短期维持师资稳定,实则加剧了教育行业的深层矛盾。一方面,这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考公考编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师作为公民,有追求自身职业发展和更好生活的权利。学校以签订承诺书和处罚通报的方式限制教师参加考公考编,是对教师自主选择权的粗暴干涉。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不利于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教育行业需要新鲜血液和多元化人才,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如果学校一味地限制教师流动,会导致教师队伍缺乏活力和竞争力,最终影响教育质量的提升。

更进一步看,学校此举折射出民办教育机构在教师权益保障与职业发展机制上的困境。当下,民办学校教师普遍面临编制缺失、待遇偏低、职业前景模糊等问题,而公立体系内的编制岗位因稳定性强、福利完善成为教师转岗的优先选择。当学校无法通过优化自身条件吸引人才时,便试图用强制性手段阻断教师的职业选择路径,这种“头痛医头”的管理逻辑,本质上是用行政管控替代制度性改革,暴露出民办教育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短视与无力。

要解决师资队伍稳定和教师职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学校应该采取更加合理和人性化的措施。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的待遇、提供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晋升空间等方式来吸引和留住教师。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教育行业的支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让教师能够在教育岗位上安心工作。唯有让教师真正获得职业尊严与发展空间,才能实现师资队伍的动态稳定,为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持久动力。

教育机构的核心使命是“育人”,而育人的前提是尊重人、成就人。当学校将教师视为“防范对象”而非“合作伙伴”,用一纸违法承诺书筑起权利的高墙时,损害的不仅是教师个体的尊严,更是教育行业的公信力与社会价值。唯有回归法治轨道、重构管理逻辑,才能让教师安心从教,让教育回归本真。

来源:红网

作者:李子慧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56/1486475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