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旅行不是朋友圈的“表演”,别让打卡束缚脚步

来源:红网 作者:刘微 编辑:吴海刚 2025-04-30 14:16:38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刘微(湖南女子学院)

近年来,“48小时极限打卡”“某某城市必打卡网红景点”频频成为热点话题。当保研、考公、实习成为青春的关键词时,大学生们纷纷背起行囊,选择用短暂的逃离证明:至少在路上,自己仍是自由的。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这种看似疯狂的旅行,其实正在变成另一种“打卡作业”。

当拍照发朋友圈比游玩过程中的感受更重要时,旅行的性质已经开始悄然变味。现在的旅行好像都有一套标准的流程——游玩前必须先上网搜攻略,在各大社交平台查找目的地的必打卡景点;游玩中哪怕排上一个小时的队,也必须在网红景点留下几张美照;拍照之后必须精修加滤镜,发九宫格朋友圈;文案必须是热门的,“青春没有售价”“总要来某某城市看看吧”等等。甚至有不少网友认为,旅行过程没有拍到满意的照片等于白来了,而因为“拍美照”在旅途中与家人、好友、男友闹不愉快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可是,旅行的目的原本不是为了放松吗?可现在反而成了新负担——就像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硬着头皮极限打卡,熬夜赶工P图。

于是 ,我们不得不停下来思考——到底是谁让我们“必须打卡”。你有没有发现,当你一开始有旅行的念头,各种社交平台就一定会不停地推送“某某城市必打卡的十大景点”“不去这里你真的白来某某城市了”“跟着某某网红推荐的攻略走果然没出错”……刷多了就会觉得:“别人都去了,我不去就落伍了。” 加之近年来许多网红景点的爆火,很多景区仿佛看到了商机,不认真做风景,反而造“天空之镜”“佛手雕塑”这种专门拍照的假景点。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自身的焦虑和攀比心理,像大学生,平时上课实习太累,一刷朋友圈全是出去旅游的,除了羡慕,还怕别人觉得“你的大学生活好无聊”,所以也必须用旅行证明自己过得精彩。

其实,真正的旅行不需要那么多“必须”。下次旅行,请试试放下手机半小时,在西湖边发发呆,看看野鸭怎么划水,你会发现这比拍一百张雷峰塔更有意思;请试试去小地方转转,与其在热门城市人挤人,不如去冷门小县城,吃吃当地人做的土菜,听听老人家讲故事;请试试接受旅途中的不完美,虽然下雨的黄山雾蒙蒙没看成日出,但是雨中的山雾何尝不像一幅水墨画。这可是修图修不出来的。我想起去年看到一位大学生分享的经历:他在景德镇迷路误入老巷子,和做瓷器的老师傅聊了一下午,没拍一张照片,但他说:“那是我大学四年最难忘的旅行。”

总有人说“青春就这几年,要疯狂要打卡”,但真正的青春不该活在别人的模板里。下次旅行时,不妨把手机塞进背包,用眼睛看看真实的风景——樱花落下时不会等你调好滤镜,山间的风也不会配合你摆姿势。十八岁看到的风景和二十八岁看到的风景当然是不一样的,旅行的意义在于领略每一处风景的独特魅力,而不是为了朋友圈里的点赞数,去拼凑一场 “完美”的青春秀。

来源:红网

作者:刘微

编辑:吴海刚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8/74/14920883.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