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旅游摆摊如何成为年轻人的快乐出游指南

来源:红网 作者:周依婷 编辑:汪敏星 2025-05-02 21:30:48
时刻新闻
—分享—

0d9d2ffa-c0bd-44cd-aa4f-260e23d19e0e.jpg

□周依婷(西南科技大学)

据《三湘都市报》报道,今年五一,青年游客在长沙街头玩出了新花样——一边打卡橘子洲、岳麓山,一边支起创意摊位开启“轻创业”模式。当旅游遇见摆摊,既能感受游玩的快乐,又能体验生活“赚赚路费”,每段旅程都可能成为价值创造的新起点。

街头的外骨骼烤肠摊、摄影师街拍服务、露天点歌卖唱,本质上都是将个人技能、兴趣爱好与即时变现相结合的微型创业。这些年轻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城市临时市集的消费需求——游客需要特色体验,而自己则可以赚取旅游资金,二者通过创意摆摊达成了完美契合。这种模式既规避了实体店铺的高额成本,又享受了景区人流的红利。年轻人已经将每一段旅程都变成了可能的价值创造起点。

笔者认为,旅游摆摊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文化意义远超过其经济逻辑。年轻人们正在用行动解构工作与休闲的二元对立,构建出一种“生活即创作,创作即工作”的新型模式。在他们眼中,劳动价值不再仅用金钱收入来衡量,更关乎自身体验、自主程度和社交价值。旅游摆摊同时满足了年轻人“游玩自由”和“经济自主”的双重需求,契合这代人既想摆脱朝九晚五束缚,又不愿完全放弃收入的心理状态。

而且摆摊青年大多是提供与自身兴趣高度相关的产品或服务——音乐爱好者唱歌,摄影爱好者街拍,美食爱好者烹饪。在这种模式下,劳动不再是被迫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了自我表达与社交连接的载体。这种将职业、爱好、社交、旅行融于一体的生活方式,正是如今社会环境下的新产物。当传统职场无法满足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时,他们选择用创意和自由重新定义什么是“快乐的生活和有意义的工作”。

当然,旅游摆摊现象也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挑战。从城市管理角度看,存在无证经营、环境卫生、噪音扰民等问题;并且对从业者而言,收入不稳定、缺乏保障、旅游淡旺季等风险同样真实。城市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将这种新形态合理地纳入规制框架,既能保留其创新活力,又能规避潜在乱象。

旅游摆摊现象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当代青年生活策略的多样特点。他们不仅是在贩卖商品,更在兜售一种将生存、娱乐、社交、创造融为一体的生活哲学:为什么工作一定要痛苦?为什么旅行必须纯消费?在质疑的过程中,年轻人正在悄然重写城市生活的源代码。

来源:红网

作者:周依婷

编辑:汪敏星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 原创文章,仅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红网立场。转载请附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lj.rednet.cn/content/646949/94/1492688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红辣椒评论首页